宜敏淡淡地陳述著馬佳氏的一生,看著承瑞有些驚駭的目光,她淡漠的一笑:「你以為馬佳氏以軍功立族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嗎?背後是無數馬佳氏的血淚!承瑞你要牢牢記住,馬佳氏的榮耀是祖上一刀一槍拼殺得來的,沒人能玷污這份榮耀。即使我是皇后,你是大阿哥,即使他們中有些人與我們立場相悖,但至少我們應該懂得尊重這些為大清浴血奮戰的人。」
承瑞聞言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之前確實有些自視甚高了,他居高臨下地在心中品評著額娘的這些族人,覺得粗魯豪爽就是他們的特點,除了族人之間感情特別融洽之外,看不出別的優點了,如今想來倒是他太過自大了,也太過狹隘了。
「對不起,額娘,是我錯了!我不該用那種眼光看待您的族人,是我目光太短淺了。」承瑞很是乾脆的低頭認錯,他從小就知道錯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不認錯,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他對於這些世家大族的認識有些膚淺了。
宜敏輕輕搖了搖頭,苦笑一聲:「不,你對馬佳氏的判斷並沒有錯,那就是一群武夫、粗人,他們只適合征戰沙場,除了打仗殺人他們什麼都不會!」所謂先祖遺訓根本就是為了保護他們,免得這些後輩子孫進了朝堂被吞得骨頭都不剩
比如圖海這個馬佳氏的族長,當年算是馬佳氏裡面少有的具有政治天賦的讀書料子,得到了極多的資源培養,自身也在朝堂和軍中摸爬滾打幾十年,但還是幾經被貶起復,生死關頭都走了不知多少個來回,方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和威望。
至於蓋山就更別提了,若沒有修煉仙境的功法,加上宜敏的指點和幫襯,一旦上了戰場,如今怕是墳頭草都老高了,哪裡能有如今一等承恩公的榮耀與風光?
承瑞聽到宜敏這樣毫不客氣的評價,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他還以為自家額娘是想讓自己以後對馬佳氏好一些,結果卻是這種完全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宜敏看著自家兒子呆若木雞的模樣,忍不住笑著在他頭上撫摸了一下,認真地交待著:「他們雖然是一群粗人,但是也是對大清最忠心的一批人,因為他們可以為大清毫不猶豫地赴死!他們是八旗穩固的基石,對皇權更是毫無威脅,所以,你以後要慎重的使用他們,不要把這種軍隊的底蘊消耗在無止境的朝堂爭鬥里,那太不值得了。」
承瑞認真的傾聽,牢牢地記住了這些話,原來不是馬佳氏選擇留在軍中發展勢力,而是因為馬佳氏只適合在軍中存活。難怪三藩之亂的時候,皇阿瑪這麼放心將大多數兵權交給了馬佳氏,三路大軍有兩路直接由馬佳氏任統帥,第三路也與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原來他早就明白了這些。
功高震主什麼的完全不存在的,馬佳氏一族根本就沒有政治頭腦,玩權謀完全不是皇帝的對手,就算造反了也坐不穩江山,完全白搭!
說得更直白點,那就是馬佳氏在文斗上完全沒天賦,但是武力值爆表,很適合額當統治者手裡的刀,指哪打哪!難道會有人捨得拋棄或者毀掉一把認主的神兵利器嗎?
「額娘,這回我是真的明白了。」承瑞算是徹底聽懂了宜敏的意思,馬佳氏做為他的母族,以後就是他身後最堅強的護盾,而且還不需要許以高官厚祿,也不用擔心破壞朝堂平衡,他完全可以放心的使用。
宜敏微微頷首,不再多言。一般而言,馬佳氏確實是八大家族裡危險性最低的,論勢力龐大不如瓜爾佳氏,論鑽營能力不如鈕祜祿氏。一群只會打打殺殺的莽夫,是最容易利用的棋子,一旦失去了價值,就算被拋棄也不擔心反噬,因為到時候他們早就死的差不多了。
而這種情形恰好是上一世最真實的寫照。三藩之亂的戰場上滿洲八旗損失慘重,其中總是沖在最前頭的馬佳氏自然是死傷最多的一個家族,當最頂層的統領都死得差不多之後,其他家族就果斷對馬加斯下手了。
各種陰私手段接種而來,上下欺瞞,侵吞功勞,推卸責任,潑髒水,扣黑鍋。最終的結果就是馬佳氏不但沒有功勞,連苦勞都沒有,甚至最後還承擔了戰敗的最大責任。若非最後圖海力挽狂瀾,孤注一擲,率領由家奴組成的聯軍北上平定亂局,解救了京師的危局,令其他家族投鼠忌器,縮回了手腳,恐怕馬佳氏就要一戰除名了。
今生卻是不同了,有了宜敏的提前布局,馬佳氏收穫了三藩之亂最甘美的果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通過戰爭排除異己,將其他家族伸進馬佳氏的爪牙斬斷,將全族上下徹底擰成一股繩。而這份力量將為宜敏所用。
馬佳氏只能掌握在宜敏手中,即使是承瑞,宜敏也不放心。畢竟承瑞終有一天會登上那個位置,若是把馬佳氏得底牌交給承瑞,那麼未來馬佳氏可就徹底暴露在皇室的眼中,只能任其宰割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