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康熙榮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終得益的馬氏其實早早就與宜敏相識,只是不為外人所知罷了,常寧的性格愛憎分明,只要馬氏能拿捏住他,那麼常寧就能為宜敏所用,事實證明她的計劃很成功,馬氏如今地位穩固,成婚十多年一直與常寧感情極好,沒有經受感情折磨的常寧不會自暴自棄,將來也會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她可沒忘記康熙的兩個兄弟未來都是會手握兵權,領兵出征的,不知會有多少馬佳氏兒郎在他們手底下聽命,他們只需稍加照顧,下達命令時有所側重,就能多不少兒郎從戰場上安然歸來。

宜敏跟著康熙遊走在大殿之中,時不時與官員夫人寒暄,她本就提前調查過這些人的背景,加上前世的記憶加成,自然很快就能與對方相談甚歡,即使遇到與自己立場相悖之人,也絕不會冷臉相待,畢竟身為皇后就有超然其上的心胸氣度,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只要她一直屹立不倒,這些人難保不會有一天成為自己人。

一場賜宴從黃昏一直持續到華燈高懸,許多人酒後難免出現各種失態,但是康熙都很是寬容大度地視而不見,畢竟喝喜酒就該敞開來喝,醉了不是很正常嗎?

最後就連康熙都有些喝高了,拉著明珠等心腹開始高談闊論,若非瞥見他眼底還有一絲清明,宜敏還以為他真醉了呢!她兩輩子加起來就沒見康熙真正喝醉過,他的自控能力向來驚人。

於是,這場盛宴在持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後,終於在賓主盡歡中落下帷幕,大多數人走路都有些飄忽,在自家夫人的攙扶下搖搖晃晃地走了出去,等出了宮門自然有馬車接送,至於徹底喝倒下的人卻是一個都沒有,畢竟誰也不是愣頭青,在皇帝面前有誰敢真正醉倒呢?

第263章 母儀天下(十二)

康熙躺在坤寧宮的美人榻上,滿身的酒氣熏的宜敏皺眉不已,接過一旁宮女遞過來的熱毛巾,為他擦拭臉和脖子,無奈地道:「皇上起身更衣可好?不然這身衣服睡著容易硌著。」

康熙翻了個身,一手攬住宜敏的腰肢,將頭靠在她腹部,悶悶的道:「敏兒,朕不想起,頭疼得緊!」

宜敏看著他緊蹙的眉頭,沒好氣地道:「誰讓皇上喝那麼多?過去不是都控制的挺好,今兒居然喝上頭了,能不難受嗎?」卻還是伸出手在他頭上的穴位上壓按起來。

康熙仰起頭享受著宜敏的按摩,雙手箍住她的纖腰,低聲呢喃道:「朕高興啊!這麼多年了,朕終於能將你正式娶過門,從此生同衾、死同穴,再也不分離。」

宜敏手微微一顫,緩了緩,便換了個位置繼續壓按,沒有開口回應,心中卻泛起漣漪,生同衾?死同穴?王實甫這句話確是美好,不知收買了多少天下有情人的心?叫多少女子心甘情願從此畫地為牢,為了夫君奉獻一生?

但是有多少人能看透西廂記中得益的只有一個窮書生張生吶!崔鶯鶯犧牲了名節、放棄了疼愛自己的父母,離開了賴以生存的家族,整個故事以一個名門閨秀的犧牲奉獻來成就了的所謂愛情,宜敏嗤之以鼻!

康熙怕是最近話本子看多了,或者是讀多了納蘭性德即將編撰完成的《飲水詞》書稿,真把自己當稱詩詞話本里的情聖了?哄哄後宮其他女人大概管用,自己這裡就免了吧,她好不容易才控制住滿身的雞皮疙瘩。

天下男兒皆薄倖,即使因那句「一生一世一雙人」而名動天下的納蘭性德都不例外,在悼念原配夫人盧氏之時,並不耽誤他續娶了官氏,還有顏氏為側,面對友人介紹的江南名妓沈宛同樣來者不拒,甚至將之接到京城金屋藏嬌,這位根本不曾如詩詞中那般深情真摯!

前「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性德是世人眼中情深不壽的代表,在宜敏看來卻不過是個傷春悲秋的才子,他的才情或許絕世,痴情卻是未必。他自以為的深情在明眼人看來不值一提,納蘭性德在康熙身邊當了許多年的御前侍衛,平日裡也與巴克什和巴圖魯稱兄道弟,宜敏對他也算了解頗多。

在宜敏看來納蘭性德是個極為矛盾的人,身為納蘭明珠的長子,是滿人少有的進士出身,更是正三品一等侍衛,隨康熙南巡北狩,遊歷四方,奉命參與重要的戰略偵察,平日裡與康熙唱和詩詞,譯製著述,多次受到恩賞,是人們羨慕的文武兼備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隨身近臣,前途無量的達官顯貴。

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又打心眼裡厭惡官場的庸俗虛偽,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清高孤傲之氣,也許正是這種矛盾的出身和思想才令他迸發出無數的靈感吧?

宜敏同樣對他的詩詞愛不釋手,但是卻不欣賞他本人,對於康熙曾經拿著納蘭性德的詩詞來哄自己的事情更是深惡痛絕,明明就是後宮三千粉黛的帝王,偏偏在自己面前戴上了情深似海的假面具,簡直讓宜敏噁心壞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