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嘴角掛上了冷笑:「這些奴才一個個在內務府稱王稱霸,當朕不知道他們都敢自稱世家了,論權勢他們雖然不及朝堂諸公,但是他們管著紫禁城的衣食住行,有些膽大包天甚至說,主子們吃得好不好還得看他們樂不樂意給,嘿!狗奴才,一個個都反了天了。」
宜敏抬手微微掩住嘴,驚訝地道:「真有奴才敢如此大膽?平日裡一個個都恭順得很,本以為他們頂多就是貪圖些蠅頭小利,容易被人收買罷了,如今看來倒是心大了呀!」
「嘿!蠅頭小利?他們的胃口可大著呢,不過在咱們面前裝乖扮弱罷了,敏兒心地磊落正直,那些齷齪事就不說給你聽了,朕打算好好整頓一番內務府,不能再這般聽之任之了,否則朕在位時尚且能夠壓制一二,以後承瑞卻未必能看得這般清楚明白,怕是容易被底下的人糊弄住。」
康熙回想起自己之前微服出宮遇上的糟心事,紈絝子弟京城裡從來不缺,平日裡遇上就打一頓,反正大多數是自家子侄輩,多收拾幾次就乖了,但是這回可真是長見識了,一個包衣奴才出身的傢伙居然在自己面前裝大頭蒜,不過是跟內務府拐十七八個彎的親戚,居然敢在京城裡稱爺。
宜敏擰了下眉頭:「皇上打算怎麼做?這內務府動一發而牽全身,如今這批人好歹還算能幹,若是換上過去那批整天口裡表忠心,實際上幹啥啥不行的,這宮務怕是要亂成一團,妾身覺得還不如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只誅首惡,就當殺雞儆猴吧?」
康熙嘆了口氣,揉了揉眉頭:「這包衣制度是祖上定下的,當年確實有利於維護皇室,不可否認,大多數包衣旗人祖上都是忠心耿耿,但是隨著老一輩漸漸逝去,新生代的包衣旗人並沒有跟隨皇室浴血奮戰的情誼,自然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不甘與小心思,等再發展幾代人,整個包衣旗恐將成為皇室最大的隱患。」
宜敏用驚奇的目光看著康熙,她真的沒想到康熙居然能看得如此長遠,甚至堪稱預知一般的準確,未來雍正朝的包衣勢力膨脹到幾乎不可遏止的地步,因為德妃是包衣世家,她生的兒子登上了皇位。
一個活生生的成功例子擺在眼前,所有的包衣旗人都心動了,以至於後宮主位幾乎被包衣出身的占滿了,世家出生的女子不是不受寵,就是無法生下子嗣,甚至生了也養不活。誰讓後宮的衣食住行都掌握在內務府包衣世家手中呢?
真正實現了之前的狂言:主子要靠著奴才給飯吃,想過得好還得看奴才的臉色。只是宜敏想不通,既然康熙看的如此清楚明白,為何前世卻聽之任之,根本不曾對內務府有過任何動作?別說是多次清洗了,甚至幾位心腹重臣都是包衣出身,讓包衣旗的勢力更加膨脹。
第303章 母儀天下(五十二)
宜敏很是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場:「皇上既然知道包衣旗的隱患,想必已經有了處理的章程,需要妾身做什麼儘管吩咐便是,國家大事妾身不懂,但是本宮身正不怕影子斜,整治內務府這些奴才還是可以的。」
康熙看著宜敏那略帶殺氣的眸子,不由無奈苦笑,拉著她的手安撫道:「朕知道敏兒性子直爽,做事素來喜歡雷霆手段,一向是那些魑魅魍魎的克星!不過內務府涉及朝廷內外許多部門,近在京城,遠到江南,朕已經著人去調查了。
如今先跟你說一聲,敏兒心裡明白就好,暫且不動聲色,借著此次後宮更迭,看看哪些忠心可用,哪些人首鼠兩端,如今朕即將對台用兵,待南下大軍凱旋歸來,再慢慢收拾這些東西。」
宜敏面對康熙懇切的目光,緩緩地點了點頭,眼神卻已然帶上了凌厲的鋒芒:「平三藩、收台灣關係我大清百年大計,妾身自然傾力支持,既然皇上已經有了安排,那麼妾身便勉為其難睜隻眼閉隻眼吧,正好看看到底是哪些人敢在背後作妖?」
康熙聞言鬆了口氣,宜敏對後宮的掌控力他向來有著絕對的信心,不過這回他要放長線釣大魚,若是宜敏這邊不先打好招呼,讓她適當的時候松鬆手,恐怕沒等那些陰溝里的老鼠蹦躂起來,就會被宜敏一頓板子統統送進慎刑司了。
宜敏眼角睨了一眼康熙,心中暗自思索起來,按照康熙的行事作風,前世怎麼可能容許內務府包衣這等眼皮子底下的勢力不受掌控呢?或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前世康熙根本並沒有意識到內務府的問題。
畢竟前世三位皇后沒有一個是長壽的,可不是萬事都得依靠內務府嗎?偏偏整個大清掌控後宮時間最長的人是太皇太后,從皇太極時期就輔佐哲哲大妃掌管公務,當了聖母皇太后更是聯合多爾袞大權獨攬,其性格之強勢,行事之霸道甚至逼得順治不得不立下『後宮不得干政』的鐵牌,試圖制約自己的生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