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康熙榮妃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6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英是地地道道的漢儒文宗,向來講究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御駕親征這種行為,成功了理所當然,失敗了後患無窮,自古以來就不為儒家所提倡,於是他很直白地表示了反對,蒙古諸部的支持可以再想辦法,但是國家離了皇帝就是不行的原則。

頓時原本有些被說動的王公大臣紛紛重新堅定了立場,反對御駕親征的勸諫頓時再次將康熙淹沒了,氣得康熙直接丟下一句「此事容後再議」,就一甩袖子走了,留下滿堂大臣面面相覷。

康熙怒氣沖沖地徑直到了坤寧宮,今天是宜敏召見外命婦的日子,早早就來到坤寧宮處理事務,遠遠的看見康熙帶人過來,底下的奴才連忙進來稟告:「啟稟娘娘,皇上正朝坤寧宮過來,只是……看著臉色不太好的樣子。」

宜敏無奈地嘆了口氣,放下了手中硃筆,淡淡地道:「去煮一壺清肝明目的茶湯過來,另外再加幾樣小廚房新研製出來的點心。」她消息靈通,已經預感到這又是要大費唇舌的一天,還是提前準備好吧。

康熙帶著幾分余怒未消地踏進坤寧宮,一眼就看見正迎面走來的宜敏,一身碧色宮裝端莊典雅,穿在如玉美人身上更顯清麗脫俗,宛若空山靈雨美不甚收,讓人不由得消去一身火氣,只餘下滿心驚嘆,哪裡捨得對她使臉色呢?

不等宜敏福身行禮,康熙已經伸手拉住她的柔荑,臉上的怒氣早已消失無蹤,反而眼中帶上了一點微不可查的委屈:「敏兒,不必多禮了,陪朕出去走走吧?」

宜敏輕輕一笑,如畫的眉眼微微一彎,恰如美玉生輝,不可方物,她柔聲應道了一聲好。

康熙眼神頓時更加柔和了,牽起她的手一起走了出去,身後的奴才無需吩咐都遠遠地跟著,不敢靠近聽兩位主子的交談。

「皇上這是怎麼了?莫非是因為準噶爾的戰事有何變故不成?」宜敏跟著康熙走了一段路,見他沒有開口的打算,只能自己引出話題。

康熙搖了搖頭:「噶爾丹兵力有限,想要吞下喀爾喀這麼大塊地域,他還沒那麼好的胃口,三年時間也頂多能打散那些部落的軍隊,還無法徹底穩固統治,此番南下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他若是真敢把所有兵力都帶出漠西蒙古,恐怕直接就要後院起火了。」

宜敏微微有些愕然,她轉頭看向康熙平靜的面容,疑惑道:「既然如此,皇上因何盛怒?」心中卻有些恍然,前世噶爾丹西來確實給了大清極大的壓力,因為當時大清在藩之亂中受創極重,無論財政還是軍事實力都還沒有恢復過來,面對背後有沙俄支持的噶爾丹需要全力以赴。

但是今生大清實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三藩之亂並未使得大清傷筋動骨,反而去蕪存菁,真正一統天下,實力不降反升,加上蒙古多年內亂,噶爾丹才能趁勢而起,對大清的威脅性實際上並不高。

康熙輕咳了一聲,終究忍不住傾訴的欲望,忿忿地道:「朕打算御駕親征,可是滿朝文武都在阻攔朕,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難道區區一個噶爾丹還能威脅到朕不成?大清數十萬兒郎難道還不足以護朕周全嗎?」面對宜敏他倒是實話實說,沒有再朝上的那套理由糊弄人,反而滿眼的驕傲和自信。

宜敏聽了這話忍不住深吸口氣,心中翻了個白眼,才語重心長道:「皇上莫非是欺妾身不通軍事?妾身出身將門,自然相信八旗兒郎的實力,若論真刀真槍的拼殺,自是不懼任何對手,但是噶爾丹又不是傻子,真的會跟大清硬碰硬嗎?準噶爾的鐵騎實力雖強,大清卻是不懼,但是沙俄又當如何?

雖然大清已經與沙俄做過一場,對方也同意何談,但是難保沙俄暗地裡搞鬼,加大對噶爾丹的支持力度。您上次帶著妾身看過火槍隊和火炮營的威力,那種百步之外取人性命的武器和動輒地動山搖的大炮著力叫人心驚,難保沙俄不會提供給噶爾丹這等利器,皇上御駕親征相當於將自己置於險地,文武百官的擔憂並非無的放矢。」

康熙聞言並沒有如朝堂上那般勃然大怒,面對宜敏的關心,他高興還來不及呢,哪能生得出氣來呢?

他緊了緊掌中的柔夷,柔聲道:「敏兒不必擔憂朕的安危,說是御駕親征,實則只是在後方指揮,並不會親臨戰場,你擔心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