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頁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穿越重生]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作者:李詩情【完結】

文案:

趙雲惜覺醒穿越記憶,想起她996猝死,現在是大明軍戶家小娘子,公公是王府侍衛,相公是斯文小秀才,還有一個三歲半會搖頭晃腦背三字經的崽。

幾口人擠在不大的院子裡,日子過得緊巴巴。給小秀才買完紙筆程文,交完束脩,錢罐子就開始叮噹響。

趙雲惜對著飯碗發愁,她想吃白米飯,配著香糯的紅燒肉。但碗裡只有難以下咽的糙米。

她謀劃著名,先把米缸填滿,從做擺攤開始。

誰知——

我兒張白圭,世人皆贊有江陵神童之才。

她小手一揮,父子倆都考科舉去!

但龜龜參加個童生試回來,被知府改名張居正。

趙雲惜大為震撼:我兒,首輔張居正?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

趙雲惜看著正沉靜讀書的少年,眼眶微濕。

他為她掙來了一品誥命夫人,榮耀加身。

但是想想我兒死後,神宗清算,張家多少人口盡數被圈禁餓死,她就想著,白圭工於謀國,拙於謀身,這謀身便由她來。

1,很日常的家長里短流,

2,半架空,私設如山

內容標籤:種田文 爽文 成長明穿

主角視角趙雲惜張文明配角張居正,張白圭

其它:明穿,明朝,張居正,張白圭,種田,科舉

一句話簡介:吃吃喝喝等我兒帶飛

立意:不管面臨什麼生活都要勇敢面對

第1章大明朝。嘉靖七年,江陵縣東張家台村。村里流傳著俗語

大明朝。

嘉靖七年,江陵縣東張家台村。

村里流傳著俗語:「十戶人家九家窮,挖地柴棍過一生。」

村頭東南角卻有一連排青磚瓦房,圍成回字型,門口的菜地已經翻過了,露出深褐色的土地。

邊上有一小兒穿著玉白的交領小襖,正搖頭晃腦地背著三字經。

正是這家的小孫子,張白圭。

不時還要用小棍在地上劃拉著,認真地記比劃。他生得周正,小模樣粉雕玉琢,雙眸墨黑晶亮,瞧著就稀罕。

趙雲惜是他生母,穿著素白的扣身衫子,梳著纏髻兒,臉襯桃花,眉彎新月。

這會兒趁著他自己在玩,端了盆水細細照著看。

……

她覺醒現代人的記憶後,看著懷裡摟了個胖娃娃,依舊極為震撼。

前世種種,現在回想還覺得痛惜,出生在中原地區的農村,父母砸鍋賣鐵供她上大學。

她媽不識字,便格外珍惜能讀書的機會,平日裡對她極為疼寵,心肝肉一樣。

但只要學習懈怠,便棍棒加身,硬是把她揍成985。

可惜985也逃不開996。

活著活著她就死了。

穿回大明朝後,生活了二十年,那些記憶就像是蒙了一層霧,被現代記憶覆蓋。

更覺得自己剛穿越一樣。

她認真地整理了記憶,張家的先輩是跟隨朱元璋四處征戰的小兵,分了田產軍籍,隔代便定下「耕讀傳家」的家訓,往讀書上使勁。

到了她公公張鎮這一代,依舊如此,張鎮的兄長善於經商,攢下偌大的家業,他弟弟擅長讀書,可惜才幹平平,止於秀才,卻也能吃上國家糧,免除徭役賦稅,家境漸漸殷實起來。

張鎮在遼王府當護衛,她沒見過幾回,就記得他生得膀大腰圓,威武霸氣。

而婆母李春容是個乾瘦的老太太,行事利索,手裡總是拿著針線,繡花納鞋,做完家裡的還能再賣錢貼補家用。

後來生了張文明,更是自小有才名,年紀輕輕便中了秀才。整日裡讀書,想著趁年輕再去考舉人。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