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白圭攏著手爐,少年姿態閒適,置身考場路上,卻宛若踏青一般。

趙雲惜摩挲著袖口繡著的一支桂花,心想,白圭、淙淙若能高中,她怕是做夢都能笑醒。

慢慢地就走近了。

貢院還是當初的氣派冷清模樣,青磚高牆,頗為莊嚴肅穆。江陵城小,貢院也小,就這依舊是較為突出的宏偉高大。

「你說進京會試,該有怎樣的波瀾壯闊?」趙雲惜暢想一二,仍舊覺得心馳神往。

此時,天還未亮,通往貢院的夾道,被各家火把、燈籠映照的宛若白晝。

驢車、牛車、騾車絡繹不絕,皆是江陵縣來趕考的學子。

雖然名字是童生試,但二十左右的青年居多,再有幾個中年、老年,從錦衣到布衣者眾多,由此可見,江陵確實文風不盛。

臨到貢院門口,趙雲惜上前給白圭整了整衣衫,輕輕拍著他的脊背,低聲道:「娘在外面等你。」

張白圭眸色清亮,輕嗯一聲,反過來安慰她:「娘,放心。」

趙雲惜鼻尖微酸,她養大的少年,自此展翅高飛。

張白圭、葉珣、林子境、林子垣各自提著書籃,跟著人群排隊去了。

晨光微熹,紫氣東來。

少年身著綠袍,踏著晨光,清晨的第一縷淺金色陽光照耀在他的臉上、發上,映出一片光暈。

張白圭立在人群中,熠熠生輝。

眾人都忍不住看他,身量清瘦的少年,滿臉稚氣未脫,那雙眸子卻清亮沉靜,叫人不敢輕視。

有些人,光是看面相,便知定是人中龍鳳,並非凡人。

葉珣和白圭立在一處,一個清淡如霜菊,一個挺拔如青竹,惹得衙役都多看兩眼。

五人為保,他們五人依次排隊,等衙役過來搜身時,便將籃子裡的東西再拿出來。

因著有經驗,都碎碎的小塊,一目了然。

衙役檢查地滿意,他看了張白圭和葉珣一眼,兩人容貌出色,自有一番文氣,瞧著就能過的樣子,便愈加客氣幾分。

等一絲不苟地檢查過後,為首的衙役才高呼幾人名字,示意進場。

再唱名作保的廩生,如此各相對照,才能入內參加科考。

再往裡,趙雲惜就看不了了,她焦急地踱步,身後跟著的李春容和趙氏也糾結地要命。

「哎喲,裡頭是個啥情形哦。」劉氏小聲嘟囔。

今天運氣好,出太陽了,天氣尚算暖和,但考場裡面,卻依舊陰涼。

高高的圍牆和小小的隔間,張白圭坐在裡頭,就覺得陰涼之處撲面而來,他皺了皺眉頭,將炭爐取出,拔開鐵片,輕輕往裡面吹氣,陰火便轉為明火,明顯有熱氣散發。

炭爐上還包著厚實的棉片,方便他能在凍手時,暖一暖手。

張白圭輕輕地呼了口氣,眸光沉靜。

高台上端坐的知縣正在觀察今年的考生,打頭就進來幾個斯文俊秀的少年,他心裡就舒暢幾分。

這是他叔父楊知縣當年捧出來的少年,如今能為他的仕途添上幾分光彩。

他拼勁半生氣力,才考中舉人,多番運作之下,才捐了江陵小縣的知縣。

他不求多大功勞能力,只求能保住仕途。

今天是縣試的頭一場,最為重要,後期還有幾場覆試,都比不上。

張白圭暖著手,靜靜等待著,辰時開考,日落收卷,足足一日答卷時間。

三日後放榜布公,通過者再覆試。

當初林子坳去荊州府趕考時,也是這麼個流程。

貢院內一片安靜。

隨著銅鑼聲響,自有差役來發答紙,宣布科考開始。

張白圭看著巡邏差役舉著的題目,凝神靜思。片刻後,清瘦的指骨活動,執筆緩緩寫下。

陽光照耀,讓他面上一片肅然。

他先寫好草稿,一氣呵成,再細細思量過,推敲字眼,此時,晌午已至。

他餓了。

將炭爐撥旺些,再放上小鍋,把竹筒中的水倒進來煮,盛出來一點當茶喝,再煮粽子等,這樣將就著吃一回。

高台上的楊知縣看了,不由得皺眉,這孩子怎麼吃上了?

他搖頭嘆氣,還以為江陵再添俊才,誰知是個吃貨。

第51章張白圭看似自如,心中卻慎重,吃完後,又重新審題、重新換個角度解答。……

張白圭看似自如,心中卻慎重,吃完後,又重新審題、重新換個角度解答。<="<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