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王秀蘭笑嘻嘻道:「我家狗娃子寫了文章,想叫白圭幫著瞧瞧。」

他也要考鄉試了!狗娃子讀書認真,今年中了秀才,就想著三年後參加鄉試,趁白圭在家,連忙來信請教。

「我先放一旁,你們先吃飯,吃完了再說。」王秀蘭搬著凳子往邊上一坐,笑眯眯道:「你家白圭尚未婚配,可曾有過什麼章程。」

趙雲惜一拍大腿。

她家和顧家先前提過一嘴,只是白圭的舉人被下了,後來這茬也沒提,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麼章程。

不管如何,總得去了結了。

如今白圭年歲已長,怕是這定親的事,得再次提上日程了。

不過還得他點頭才是。

一晃眼,就這麼大了。

第87章進京趕考要趁早,今年眼瞧著更冷,若是不能在運河凍上之前北上,那要坐

進京趕考要趁早,今年眼瞧著更冷,若是不能在運河凍上之前北上,那要坐馬車就非常慢。

那這樣時間就會非常趕,等會兒問問白圭什麼想法好了。

吃完飯後,張白圭起身淨手,這才捧著狗娃子的文章看。他來回讀了兩遍,這才認真地下筆改,笑著道:「確實還不錯。」

但是離鄉試還有點距離。

他略改了幾句。

王秀蘭看不懂這圈圈點點。

但她能看懂白圭那寥寥幾筆字,在這張紙上,有多麼的漂亮。

她拿著信紙,高高興興地走了。

*

隔日。

一早白圭就起床讀書。

他在讀《資治通鑑》,有些書,每回重讀,都能有新感悟。

趙雲惜正在菜園裡忙活,種些菘菜、蘿蔔等冬日常規菜。趁著還沒上凍,能種一茬。把過冬菜給儲備上。

明明在江陵這南方,卻有種身處長白山的錯覺,剛過重陽節,就要備貓冬菜。

張鎮在挖土,凍一冬天,來年春天再種東西,那土又細又酥,不如怎麼倒騰。

李春容跟在兒媳身後給菜地澆水,她絮絮叨叨地說著他們不在家時,她有多想他們。

待事情做完,趙雲惜和白圭坐在一處喝茶。

「前兒你秀蘭嬸子問,你婚姻大事,你是作何想法?」趙雲惜滿臉鄭重問。

張白圭沉吟。

他知道,漫說他如今中舉,就說他已經考中進士,以這樣的身份去求取顧姐姐,依舊是高攀。

二品大員的孫女,和江陵小村出來的窮書生。

縱然老師誇他乃帝師之才,也不可否認,他家底很薄,如今只是舉人,和顧姐姐並不相配。

她是下嫁,他是高娶。

對方願意下嫁,就圖著自家孫女能過得舒心。

只要兩人成婚,顧家背後的姻親關係,便能為他所用。到時進入官場,

這是情愛帶不來的。

所以他和顧姐姐成婚,是他得利。

但他知道,女子所求不過如意郎君,偏他滿腹皆是科舉做官。

顧璘對他有提攜之恩。

當湧泉相報。

他非良配。

張白圭端著茶盞,眸中光暈流轉,片刻後,才溫聲道:「我非良配。」

趙雲惜見他自己有成算,便不再多問了。在歷史上,張居正娶過兩任妻子,一是顧氏,一是王氏。

他寫過好幾首關於顧氏的悼亡詩,對她感情頗深。所以她便沒有一味地阻攔。他喜歡的,她總要捧著給他。

可如今,他略有遲疑。那這事暫且不用提。

三日後。

因著白圭要去京城趕考,楊知縣便放張文明的假,還親自帶著荊州府出產的各色點心來訪。

楊知縣扶著愈加圓潤的肚子,慢慢地下了馬車。

張白圭親自來迎,和眾人見禮過後,楊知縣便笑吟吟道:「上回見你,還是個文弱小少年,這回見你,比我都高了。」

如今比他還高半個頭,長得真是快。

楊知縣在打量著白圭的神情,他要從中判斷,他如今心性可有什麼變化。

誰知——

當初的小白圭、張居正,如今依舊挺拔如修竹。

君子如玉,翩翩少年郎。

楊知縣臉上的笑容瞬間真切了三分,含笑道:「你爺奶這些年在學著做生意,他倆那鋪子,東頭一個,西頭一雙,整日裡忙得都瘦了。」

張白圭溫柔一笑:「祖母確實辛苦。」

李春容聽見這話,眉頭微皺,她不覺得自己辛苦,只怕委屈了自家孩子,如珠如寶地捧著長大,這一赴京趕考,往後再見就難了。

幾人緩緩地往小院走去,這農家小院,瞧著就沒那麼富麗堂皇,反而有幾分平實滋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