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兒,大明首輔張居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很想進內閣。

在朝中多年,論時政疏一直在他心裡,不曾有絲毫懈怠。他想要早些當上首輔,也能快些實現自己的理想。

而現在,他那些想法,借著張文明的手,在大興縣先行實施,他想看看,最終是利還是弊。

張居正神色溫和,坐在張文明對面,看著手中的條文,陷入了沉思。

「有叫好者,有不忿者……」

那怎麼讓叫好者壓過不忿者,才能讓政策實施。

再就是娘親所說,政策一時通行並不代表什麼,能建立長久秩序才是好政策。

為民是好事,但要和官員的利益結合在一起。

張居正點了點桌上的條陳,推廣神種時,他遭遇那麼多的壓力,早已經明白,不把官員餵飽,是不會有利民政策推行的。

這也是他很想改革的點之一。

他想要把這些都給弄清楚。

*

待歸家時,張文明立在門口送他。

張居正回眸,才恍然發現,不知何時起,他爹竟已雙鬢染上寒霜,身形愈發瘦削起來。

「爹,回去吧。」他眉眼微彎,擺手輕笑:「外面冷,且回吧。」

張文明抿著嘴,沒動。

「我娘很好。」張居正笑著補充一句。

張文明這才背過身,回房去了。

第135章春去秋來。轉眼已是嘉靖四十年。十年之期,已至。

春去秋來。

轉眼已是嘉靖四十年。

十年之期,已至。

神種現世,嘉靖頗為期許,以國子監司業張居正、江陵縣侯王朝暉為首,親自種植、督管。

如今以推廣至陝西、河南、山西、江南等地,嘉靖親臨巡視。

*

馬車上。

張居正唇角掛著愜意的微笑。

他端著茶盞,慢條斯理地喝著,多年官場沉浮,早已將他養得喜怒不形於色。

但神種初成,還是叫人心中歡喜。

王朝暉更是意氣風發,他撩開窗簾,望著漫天的金黃,笑眯眯道:「秋收冬藏……秋收果然讓人喜悅至極。」

最重要的是,神種在短短的推行時間內,已經有了莫大好處,紙面文字終究不大入心,還得是親眼看。

田地間,農忙一片。

王朝暉瞪大眼睛,望著黝黑的百姓。片刻後,皺起眉頭:「他們穿著破衣爛衫,竟還如此窮困?」

張居正也撩開車簾,往外看。

「在江陵,我們張家村,縱然有人富裕,卻還是很多人都種地,他們會在種地時,把破衣爛衫拿出來,這樣弄髒了、弄壞了,也不至於太心疼。」

他溫和笑著解釋。

王朝暉點點頭,看向地頭蹲著的一個小孩,頭髮寸長,不辨男女,正捧著長長的杆子在啃。

「這能吃?」他呆住。

小孩卻吃得很香甜,嚼一嚼,又將碎屑吐出來,他便猜測,是跟吃甘蔗一樣。

就算穿得破爛,但精神面貌明顯精神很多,那是一種肚子吃飽了的昂首挺胸。

車隊停下。

朱厚熜穿著尋常衣裳,白龍魚服出宮微服私訪。

面前身形佝僂的老者正拿著小釘耙,將收過的地,再挖一遍,若是能找到拇指大小的紅薯,便覺心中分外愉悅開懷。

他面前有一小框,已經有半簍了。

朱厚熜看著老者臉上燦爛的笑容,也跟著笑了笑。親眼所見,千里沃土,收成極豐。

他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

秋陽依舊熱烈。

朱厚熜曬得鼻尖出汗,入目皆是色彩濃麗的秋,而紅薯藤的綠,卻讓人心中快活。

「豬羊都愛吃紅薯藤,這麼多,夠吃三四個月,剛好殺了過年。」不時有人嘀咕。

張居正眉眼微彎。

朱厚熜更是心中快意,跳出修仙的坑以後,他面前擺著一條康莊大道。

「神種不愧為神種,產量高,好伺候,今年年景並不好,麥稻各有減產,神種亦是,架不住實在產量高。」

「紅薯玉米粥,吃起來真的很香甜。」

朱厚熜感慨萬千。

最重要的是——多吃一斤紅薯,便能多賣半斤麥稻,資產流轉,就是這麼來的。

張居正望著忙碌的農人,跟著微微一笑。

田間地頭,總是充滿希望。

有人在挖紅薯,有人在挖土豆,有人在玉米地里掰嫩玉米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