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1971年6月15日,寧安比平時早了一個小時來到單位,幫著同事們整理好貨物,目送他們挑著筐遠去,然後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寫東西。

還不到供銷社的正式開門時間。

現在這個時間段,做什麼事情都不方便。

寫文章發表?出書?沒稿費!

翻譯書籍?別逗了,五十年代的確有一批職業翻譯家,翻譯稿的稿費比原創稿費還要高,據說有一位職業翻譯家,月收入快要上千了,但是從「反右」開始,稿酬就開始走下坡路。在十年期間,一切稿費取消,翻譯稿也算稿費,自然也就跟著一起取消了。

部分職業翻譯家被調去翻譯供內部參考的所謂「黃皮書」和「灰皮書」,純屬義務勞動,毫無報酬。還有的被安排在政府成立的「編譯所」工作,每個月領固定工資,一個月40—120不等,不會再額外支付翻譯稿酬。

寧安寫東西投稿,並不是為了賺錢,也不是在搞文學創作,而是走「民科」路線。

民科,在大部分時候,是個「貶義詞」,充滿了「不自量力」、「異想天開」的內涵,甚至還有「固執己見」、「反科學」的情況。

但是,實際上,有一些非常有名的科學家,就是自學成才的民科。他們有的只有初中文憑,但是憑藉著長時間刻苦認真的學習和鑽研,成為某一個領域的佼佼者,成為了真正的科學家。

他們是民科出身,但是具備真正的科學精神。

寧安也不是要做多麼高精尖的事,她寫的是「如何提高生豬的生長速度」。作為一個紮根農村的工人,在家裡幫著身為農民的母親養豬,刻苦鑽研,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方法,這不過分吧?

這年頭,國家號召「大力發展養豬事業」,宣傳「豬多、肥多、糧多、錢多」,還號召大力發展農牧副業。

寧安來了半年多,對這些政策摸得一清二楚。

她主要是從飼料配比方面入手,提出結合現有條件合理的餵食能夠讓生豬出欄時的體重提高40%。

為了讓自己的論證真實可信,這半年多的時間,她一力承包了家裡的畜禽飼料的配比工作,積累了一手數據。這樣養出來的豬、雞和兔子,讓她媽趙鳳霞女士讚不絕口。

而且,新養的小母雞已經開始下蛋了,她家裡的雞蛋多的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寧安已經賣了第一批雞蛋給供銷社,現在雞蛋3毛錢一斤,按個賣的話,按照大小,2分錢到5分錢不等,寧安選擇按斤賣,省事,第一批賣了10斤,收穫3塊錢。她一個月可以賣3次,一個月就是9塊錢。

趙鳳霞同志整天咧著大嘴笑哈哈,臉上的皺紋都變深了。跟寧安嘀嘀咕咕:「要不說母雞屁股是老百姓的銀行呢,哎呀,咱們之前不應該吃那麼多雞蛋,應該攢起來賣了,能多攢不少錢。」

寧安看著鑽進錢眼裡的老媽,無語道:「那你閨女我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水靈靈的模樣,該長成瘦干狼了。」

趙鳳霞看了看寧安飽滿瑩潤的小臉,再看看閨女明亮清澈的大眼睛,心都快化了,趕緊說道:「對對對,你說的對,媽想岔了,哈哈哈。攢錢也是為了過好日子,可別為了攢錢再把我閨女的營養給落下了。」

這會,趙鳳霞同志也不考慮什麼存欄量的問題了,一門心思靠雞屁股銀行發家致富。她自己又孵了一批小雞。公雞養大了賣肉,母雞養大了下蛋。

她還自己給自己找理由:「政策沒說不讓養,也沒說讓少養。我看大家都是被前些年的形勢給嚇壞了,有點放不開手腳。關鍵是,別人家糧食不夠吃,沒有多餘的拿來餵豬餵雞,但是咱們家沒有這個問題啊。你爸一人就有60斤糧票呢。」

「媽說的對。」

「都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咱們還是得努力拼搏一下。」

趙鳳霞有一點冒險精神,但整體上還是挺謹慎的,她從不讓人來家串門,也從來不散養雞,都是關在籠子裡,還分了兩個大籠子,一個籠子六隻母雞養在前院,剩下的都養在後院。

她自己也不去供銷社賣雞蛋,都是讓寧安捎帶著去賣。

寧安讓小桔子分神看顧著點她,確保她不會出什麼事。

雖然沒有違反政策,怕的就是有人使壞,故意找茬。

寧安寫的是論文,有數據、有實例。供銷社開門的時間到了以後,她就把文章帶到門市去寫了。

今天門市沒什麼人來買東西,供銷社要下鄉的消息前幾天就貼出去了,前兩年,供銷社全員下鄉,一個人都沒留,直接關門了。可能大家看到下鄉倆字,就認為今年也會關門,根本沒細看具體內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