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我看的真真的。我們倆在那兒伺候月子,老秦不會做飯,就洗尿布打掃衛生,別的活都跟我搶著干。一去就給了安安一個大紅包,生完孩子又給了一個。她還跟我說,以後她和老周的工資,都分成三份,他們自己留一份,給永川一份,給望山一份。不管以後望山那邊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生幾個孩子,都是這麼分配。」
江學工高興起來,只覺得通體舒坦。周家給不給錢都無所謂,他和大霞攢的錢都是寧安的,他閨女自己也能幹,他高興的,是寧安的生活舒適愜意、沒有壓力,是他的女兒被人重視。
趙鳳霞接著說道:「老秦還安慰我呢,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男孩女孩都一樣,女孩也能闖出一片天,她說咱們安安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多能幹啊,寶寶要是像她媽媽一樣,一準差不了。他們小兩口工資不上交,還有父母貼補,也沒有婆媳矛盾、妯娌矛盾,一點煩惱都沒有。這樣好的婚事,是真的打著燈籠難找。離得遠一點又算什麼呢?再過五年你就退休了,到時候咱們去找他們,天天都能在一起。」
「對對對,你說得對,等我退休了,咱們就去找他們。」
「安安還跟我說,過一陣子,永川就申請去京城軍區,安安也去京城工作,那兒離家更近,安安每年都能回來一趟。這次隔得時間久,也是因為她剛過去,忙得很,後來又懷孕生孩子,以後就不會這麼久了。」
江學工看了她一眼,笑道:「我沒怪孩子。我就是想她了。」
但是,他依然願意讓孩子離開家,去過更好的生活。要是安安為了他們,放棄了這樣好的日子,他是絕對不答應的。
小孩子見風長,很快,周銥晨會翻身了,會坐了,會爬了,會扶著東西站立了。六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她是吃嘛嘛香,長得比別的同齡小朋友高一截。
除了有父母的呵護,部隊叔叔阿姨們的關心,周銥晨還有個隱形的24小時保姆小桔子,時時刻刻關注著孩子的安全和身體發育的各項指標。
添加輔食之後,小寶寶就要適當喝一點水——全母乳的時候是不需要的——小桔子就在她的水裡加基因強化劑。
它還給孩子身上貼滿了各種符籙,這會要是有人能開天眼,一定能看到那孩子身上金光閃閃。
作為她的任務對象,江學工和趙鳳霞身上也貼了不止一張平安符和反噬符,誰對他們有惡意誰倒霉。
這也是寧安能夠放心在部隊待著的真實原因,哪怕隔得再遠,她也可以保證老父母的健康和安全。
寧安每隔一個月就給孩子拍一次照片,寄回老家給兩邊的老人看。小孩子一天一個樣,一個月能明顯看出變化來。
76年5月,寧安和周永川帶著11個月大的周銥晨回了安德市探親,這時候,周永川已經晉升到副師長了,大校軍銜,肩章已經換成了兩槓四星。
探親假有40天,他們兩家輪換著住,周家住一星期換到江家,然後再換過來。周銥晨作為兩家唯一的第三代,特別搶手。
周邦彥帶著她在大院裡溜達,江學工抱著她在村里散步,都是愛炫耀的人。好在周銥晨小小年紀就表現出了社牛屬性,又或者她還小呢,不知道什麼叫尷尬。
寧安一走四年,村里人對江家兩口子的羨慕有增無減,雖然孩子沒回來,但是人家每個月往家裡寄包裹,吃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哪個出嫁的女兒能做到這一點?
當年周家給的三轉一響,寧安都沒帶走,全留在了江家,前兩年,親家那邊還給送來了一台電視。更別提,親家每年都過來看望好幾次。
寧安能給自己爸媽寄這麼多東西,說明婆家富裕,也說明寧安在婆家有地位,能做主,說明她過得好。
而且,學工說了,寧安是想帶他們兩口子一起走的,是他捨不得自己的工作,不肯去,等他退休了,就帶著大霞去和寧安團聚。
更別說,人家寧安還是「全國勞動模範」,在大領導那裡都露了臉的。
看看這兩口子的精神面貌就知道,人家日子過得好著呢,倆人看著都年輕了不少。大霞在部隊待了幾個月,回來都變白了,看著至少年輕了五歲。
自打趙鳳霞跟江學工說了寧安要回來的事,江學工就請人在家裡加蓋了三間新房,寬敞明亮的大瓦房,還請木匠打了新的床和衣櫃,從縣裡買回了沙發,就為了讓寧安三個回來以後住的舒服點。
這時候蓋三間這樣的房子,大概需要兩百塊,也讓村里人見到了江家的財力。別人家為了娶媳婦都捨不得蓋這麼好的房子,學工只是為了寧安回來住幾天就給蓋起來了。可見兩百塊對他來說都不算啥。
但是打主意是沒人敢打主意的,差距越來越大,大家只會覺得江家的門楣越來越高,要不是大霞一回來又重新投入到了勞動中,大家都覺得江家和他們不是一路人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