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些錢需要養活兩個大人四個孩子,還要給四個孩子交學費,給兩個兒子攢媳婦本。至於給女兒攢嫁妝?沒有這回事,到時候讓她們把男方送來的彩禮都帶回去就行了。

趙大志和於曉紅就是這個年代最常見的那種父母,重男輕女,但也沒有不把女兒當人看;冷漠自私偏心眼,漠視原主遭受的不公,不肯主動站出來主持公道,但是,原主幹得多、待遇差,至少沒有遭受過暴力。

原主的「知足」,某種程度上是和那些在家裡經常挨罵挨打還吃不飽穿不暖的女孩子對比出來的。這樣一比較,就覺得爹媽還可以。

他們不是特別好的父母,但也算不上特別極品,相對於那種動不動就打人、單純拿女兒當出氣筒泄憤的父母來說,他倆也還算湊合。

勉強算是矮子裡頭不太矮的那個吧。

至少一開始,他們並沒有想讓趙寧安替趙建蘭下鄉,是後來實在找不著趙建蘭了,他們倆又被街道辦威脅,交不出人就要丟掉工作,這才想出這麼個李代桃僵的計策。

原主要是堅決反對,這個計策其實也實施不了,但是她心軟了,還配合著去改了名!

她的悲劇,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漠視、不作為和偏心,另一方面,真的就是她自己不爭不搶還爛好心造成的。

可是,話說回來,就算是這樣,如果她沒有下鄉,沒有遭遇意外,以後的人生還是會有很多種可能性,她勤勞能幹肯吃苦,就算不能大富大貴,至少也能衣食無憂。

從這個角度來說,女主的精緻利己是造成原主悲劇的最直接的原因。

原主的心愿很容易實現,寧安要思考的,是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

他們家沒有給孩子發零花錢的習慣,理論上,所有孩子都一文不名。家庭財政大權全權掌控在趙大志和於曉紅手裡。

但是不排除有的孩子會哭能要到糖,手上可能有個塊兒八毛的錢。但原主明顯不是會哭的那個,所以,寧安現在是個一分錢都沒有的窮光蛋!

小桔子給她遞出一杯熱牛奶,用的還是原主同款「為人民服務」的搪瓷杯子,在送出牛奶的同時,還沒忘了把原主那個空杯子收進去。

「快喝。今天的早飯全是碳水,其他營養一點沒有。」

說著話,又給她弄出來兩粒複合維生素片。

「謝謝桔子。」

小桔子又說道:「你不用琢磨這些事。咱們餓不著渴不著的,至於衣服,咱們拿幾件低調樸實的衣服穿在裡面,上個世界存了好多呢,原主的舊衣服套在外面就行了,現在天氣涼了,這樣穿沒問題,等到明年天熱了,再想別的辦法。」

「嗯。我閒著無聊,隨便想想嘛。」

她現在不上學、不幹活、沒休閒、沒娛樂,除了發呆亂想,真的沒事可做了。她又不像趙建蘭,一個人照鏡子就能照半天,幾根劉海能梳半個小時,出去一溜達又是半天,也不知道外面有什麼好看的。

「你要是無聊了我給你放電影看。或者你進空間,咱們打遊戲啊。」

寧安笑道:「你是不是採集完這個世界的信息了?我現在這個身份背景,沒有光明正大賺錢改善生活的路子吧?」

要是有路子,小桔子不會是這個反應。

小桔子嘆了口氣:「……唉,沒有呢。別說光明正大賺錢的路子了,年代文里兩大不太光明正大的賺錢路子,這裡也行不通。」

「廢品站和黑市?」

「對。我看了這裡的廢品回收站,那是真廢啊!從大戶人家抄來的那些家具,全都砸得稀巴爛,連一個完好的桌子腿都沒有,就不可能有夾層等著人去撿漏。而且,廢品站是個正經國營單位,管理很嚴格,好幾個工作人員盯著呢,不會出現那種給一兩毛錢就能隨便挑的情況。」

寧安點頭,「可以理解,廢品回收是因為國家物資短缺,國家花錢從老百姓手裡收破爛,回收以後再加工投放市場也是為了緩解物資短缺,不可能讓大家輕易進去挑選東西,還只給很少的錢意思一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工作人員玩忽職守,進去挑東西的人薅國家羊毛。」

「再說黑市,這裡倒是也有,但是跟沒有差不多。也並不是說有人帶著東西去黑市賣,他們沒這個膽子。我看到的『黑市』,就是一些人在那裡轉悠,他們有一套『黑話』,不用動嘴,伸著手悄悄比劃就行,偶爾聊起來也是悄悄耳語,隔半步遠就聽不見他們說什麼,不明就裡的人去了,根本搞不明白。我觀察黑市的時候,就見一個人過去,走了幾圈,問了一句『有糧票嗎』,結果沒一個人理他。」

寧安:「……換我我也不理他。就他這個態度,誰都會懷疑他是去釣魚執法的便衣吧!」

小桔子說道:「所以啊,過了一會那人就走了,啥也沒幹成。」

寧安偃旗息鼓了,她喝完牛奶把杯子放回空間交給小桔子收拾,又把原主的杯子換了出來。

其實賺錢的笨辦法是有的,一個就是撿垃圾賣給廢品站,勤快點一天賺個兩三毛沒問題,這時候的廢品站啥都收:碎玻璃、骨頭、廢銅爛鐵、橘子皮、杏核仁、廢舊報刊、爛鞋爛套子……

第二個辦法就是在院子裡搞養殖。他們家雖然是城裡人,但是住在自己家的平房小院裡,養雞養兔是沒問題的,問題就是,你得想辦法給它們找食吃,養一兩隻可以,養多了,家裡可沒有餘糧,還得打掃衛生。

第三個辦法就是去街道辦接零活干,糊個火柴盒什麼的,還是可以的。

但是這些辦法,寧安統統不想嘗試。她還是踏實待著吧,到70年,她初中畢業,直接找個工作從家裡搬出去就行了,到時候想怎樣就怎樣。

理清思路,正想開口讓桔子給她放電影,就聽見外面堂屋傳來動靜。

趙建國和趙建蘭互相打著氣進了堂屋,掀開鍋蓋,氣得直跺腳。

隨後就是小聲氣急敗壞的聊天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