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我對偉大領袖發誓,我們生產隊沒有做過任何苛待知青的舉動,相反,一直在照顧他們,給他們安排輕省活計,結果卻被倒打一耙反咬一口,我們貧下中農的心受到了沉痛的傷害,我請求把這個落水知青鄭嬌嬌和那個是非不分的知青安遠之調走!」

公社領導打著哈哈:「不至於不至於啊,老林吶,你是個老同志了,遇到困難不要退卻,要迎難而上,就是因為他們倆有問題,你才要好好教育他們啊。知青下鄉是來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不是來享福的。你儘管教導他們。」

推給誰啊?誰想要這種不安分的人吶!

林長民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他也不是真的指望告一狀就能把人送走,只是要提前來打個招呼,以免遭遇惡人先告狀。

跟領導掰扯完,林長民去了衛生院,跟安遠之說:「我已經跟公社領導如實匯報了今天發生的事,大隊每年都會做防溺水宣傳,讓大家在下雨天不要去河邊。鄭知青不顧勸阻,下雨天跑到河邊去,掉進河裡差點出問題,我們的社員奮不顧身救了她,卻遭到你的污衊,你們倆這種行為,是要接受批判的。」

頓了頓,林長民又說:「我們貧下中農是有人情味的。一切等到鄭知青好了再說。」

必須在大隊開個批判大會專門批一批他們。

林長民想著,他們對知青客氣,不過是待客之道,這些知青不會以為他們是低三下四巴結他們吧?

呸!

跟著安遠之來送鄭嬌嬌的另外兩位知青一看林長民這個態度,立刻就表示:「大隊長,鄭同志這邊有安同志照看著,我們倆留下也沒什麼事,跟您一塊回去吧。別耽誤了明天上工。」

他們倆又跟安遠之說:「安同志,鄭同志就拜託你了,辛苦你了。」

安遠之:「……」

寧安跟小桔子說:「這個大隊長可以啊。是個明白人。」

小桔子表示:「農民兄弟在人情世故這一方面精明的很!都是生存智慧!他能當上大隊長,還能當得穩穩噹噹,讓大家都服氣,肯定是有過人之處的。」

寧安想了想,說道:「詳細查查安遠之的家庭背景,再查查他下鄉的具體原因,要收拾他,還是得釜底抽薪才行。」

她要打掉他的靠山,讓他徹底失去借勢再起的可能,然後再把他和鄭嬌嬌鎖死。

「好嘞。」

第83章

70炮灰一家人(4)

小桔子很快就弄來了寧安想要的信息。

安遠之的父親,是海市革委會的小頭目。貪污受賄、敲詐勒索、栽贓陷害的事沒少干,安遠之作為他的獨子,有樣學樣,年紀輕輕也是五毒俱全。

按照政策,他是不需要下鄉的。但是這傢伙在城裡調戲年輕姑娘,人家的未婚夫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未婚妻,被安遠之和他的狐朋狗友打傷了。

他以為是小事一樁,可是沒想到,這位未婚夫也是大有來頭的,是武裝部某位領導的小兒子。

安父迫於壓力,只能送安遠之下鄉避風頭,想著過兩年就把他弄回去,下鄉的這段履歷還能給他加點政治分。

劇情里,安遠之在鄉下愛上了鄭嬌嬌,拒絕了安父給他做的回城安排,一直堅持到高考恢復。

了解完這些,寧安疑惑道:「安遠之和鄭嬌嬌,看起來並不是那種勤奮好學的人。他倆一直在談戀愛,能有多少心思用在學習上?他們倆是怎麼考上重點大學的?要知道第一屆高考錄取率還不到5%呢,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小桔子覺得她說的有道理,一人一統又開始摳劇情細節。

知青院有兩位69年來插隊的老知青,同樣來自海市,一位男知青姓李,一位女知青姓董,倆人都是高中畢業,目前在林莊學校當小學老師,每天10個工分,每個月7塊錢補貼,倆人幹的很認真,是非常難得的來到鄉下以後踏踏實實幹活工作的好同志。

這倆人除了教書就是學習,也在77年參加了高考,當時,大家都以為他們倆能考上,可遺憾的是,這倆人都落榜了,反倒是不被看好的安遠之和鄭嬌嬌考上了。

李知青和董知青沒有通過招工回城,想著第二年再考,可是沒想到,這兩位在78年春天前後腳出了意外。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那位李老師和董老師原主的記憶中都有,和別的知青在鄉下熬日子不一樣,那兩位似乎是真的享受下鄉時光,不管是之前干農活的時候,還是後來當老師的時候,他倆都很開心,心態非常積極。

小桔子見她感興趣,又去了解了一下李知青和董知青的事,回來以後一言難盡的跟寧安說:「他倆在鄉下的生活,比原來在城裡的生活還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