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一年,寧安30歲。田小英女士52歲。她在1978年跟張部長一起調入京城,還是在武裝部從事後勤工作。

京城武裝部的關係網比縣城要複雜的多,她想要辦一個廠的想法就暫時擱置了。

寧安倒是有邊學習邊創業的想法,但是她注意觀察了一下,這幾年,雖然形勢開始放開,但是個體戶的營業環境並不是太好,一方面是隱形的歧視,另一方面是執法的不穩定,營業執照隨時可能被吊銷。

直到1985年,第一家真正的私營企業出現,寧安才下定了辦廠的決心。

說起來,這家私營企業獲得正式營業執照的過程相當曲折,驚動了副總理,然後又驚動了最高領導人,最後是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特批的。

寧安的工廠定位是日用化工。田小英知道她要辦廠的消息後,就申請了提前退休,她覺得辦廠比較有意思。正好,唐菁茹這一年55歲,也退休了,便把鄭局長拋在老家,自己跑來京城和田女士一起創業。

就這樣,寧安出配方和一部分資金,田小英和唐菁茹出力,同時也出一部分錢,再約定好如何分成,三個人就轟轟烈烈的忙了起來。

這個時候,張部長當年說的「你公公婆婆事業上可以幫忙」就體現了出來。寧安這個廠建的非常順利。

最開始,生產的就是基礎產品,洗髮水、沐浴液、香皂,然後是潤膚霜、潔面乳,再後來就是細分的護膚品,各種香水、彩妝、功能性護膚品。

寧安出的配方肯定是世界領先的,她並沒有一下子把攤子鋪的太大,而是根據局勢和政策變化一步一步來,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實實。

寧安隱居幕後,田小英和唐菁茹倆人沖在前面,成了時代弄潮兒,也帶動了很多女同志的創業積極性,一大批優秀的女企業家湧現出來。

三個人也沒忘記回饋社會,每年大筆大筆的往婦女發展基金會捐錢。

張牧廷的從政生涯發展也很順利,最後在外交部長的位置上退休。

陳念對日用化工和外交都不感興趣,他更信奉「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長大以後投身科研事業,專攻武器研發製造,活成了一個需要被保護的人。

————超短番外·周曉麗和溫家人————

1975年冬,周曉麗結束了為期一年的義務勞動,重獲自由。

公安上門告訴她以後不用再去勞動組幹活的時候,她甚至有點迷茫。不幹活了,幹什麼呢?

公安還警告她,以後要好好做人,不要想著去找陳寧安的麻煩,既然斷絕關係了,以後就當陌生人。如果發現她去找陳寧安,公安機關會依法追究她的責任。

周曉麗不懂法,被這幾句話唬住了,當真沒有去找她。

雖然沒有去勞改,但是這長達一年的家和勞動組兩點一線、不能休息也不能隨意和別人聊天的生活,她真的過夠了。

她差不多算是當了一年的啞巴。只能默默幹活,聽著別人邊干邊說說笑笑。還有的人在嘲諷她。

有一次,周曉麗被大家的嘲諷氣到了,和人打了起來。這件事情的結果,就是她的勞動時間延長了一個月。

從那以後,她就變得格外老實。

溫慶建早已輟學,每天在家閒著發呆。

早期,他聽周曉麗的話,試圖去找寧安,被公安勸阻。後來,他結識了一群小混混,他手裡有錢,也捨得花,小混混們倒是跟他聊得來。他說起無情無義的二姐,小混混們很「仗義」的表示要幫他出口氣。

小桔子偵測到他們的舉動就報給了寧安,寧安直接告訴了張部長。一群小混混被武裝部和公安局聯合抓捕,包括溫慶建在內,都被關了好幾天,雖然沒留案底,也都嚇得夠嗆,個個回家又挨了一頓打,從此和溫慶建絕交了。

現在,他就算想出去混都沒辦法。以前的混混朋友見到他就要打一頓的。

七百多塊錢,過了一年就沒了一大半,周曉麗趕緊將剩下的一些攥在了自己手裡,從此開始精打細算的過日子。

她拉著溫慶建一起去街道勞動組幹活,兩個人加起來每個月能有差不多二十塊錢的收入,基本的生活是有保障的。

只需要無視大家的冷眼就可以了。

周曉麗本來還想找個人嫁了,這樣,遇到事情有人能幫她拿個主意,讓她覺得有安全感。不然,就她和溫慶建,沒有掌舵人,總感覺日子過得渾渾噩噩,沒有方向也沒有目標。

但是,她對親生女兒所做的事,她對待烈士和烈士遺孤的態度,她所遭遇的懲罰,在小縣城裡非常有名,還真沒人娶她。

1979年冬天,勞改5年的溫大山回來,又重新找上了她。

他無處可去,又身無分文,一時間也找不到事情做,在溫慶建的撮合下,溫大山和周曉麗又開始重新搭夥過日子。

後來,市場經濟興起,他就開始給人打零工賺錢,成了最早的一批打工人。因為有案底,他一直都是政府的重點關注對象。<="<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