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化學的專家行李箱裡放著核武器研究資料,著實把這位專家嚇了一跳;
還有研究航空航天科學的專家,行李箱裡放的是汽車發動機的資料;機械專家的行李箱裡是飛機發動機……
最離譜的是一位材料科學家的行李箱裝的是豬飼料配方和化肥相關的資料,簡直讓他哭笑不得。
他們在發現這些東西的第一時間,就將資料上交了。
國家迅速組織專家進行學習研究,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些資料都是真的。
可是查來查去,也沒有弄清楚這些資料是怎麼出現的。最後將之歸結為:西方有良心的仁人志士對第三世界國家的同情和支持!有人沒收他們自帶的資料,有人給他們塞新的資料。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西方國家也有好人。
這兩年回國的專家那麼多,帶回來的資料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各行各業都有了,一時間,所有的專家都忙了起來。
高校抓緊時間培養人才,然後放到各行各業去做貢獻。
全國一盤棋,大搞基建。
寧安每天跟著老太太看報紙、聽廣播,好消息是一個接著一個,今天這條鐵路通車,明天那個工廠投產,國產汽車出廠,國產拖拉機投入使用……
老太太每天笑眯眯的,開心得不得了。她現在養成了早起跑步的習慣,越跑,越覺得身體輕盈,心靈放鬆。慢慢的,全家人都跟著她跑起來,就連謝晏也早起去跑步了,只有寧安一個人睡懶覺。
她跟寧安說:「你爺爺要是活著,一定高興極了。早些年他自己辦工廠,搞實業興國,就想看著國家發展強大。後來他去了,我把工廠賣了,就覺得特別對不起他。現在好了,國家真的興旺了,這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以後我下去跟他見面,他應該不會怪我賣了他的廠子了吧。」
寧安說:「不要這樣想,您看看那些和爺爺一起辦廠的,有誰的廠留下來了呢?大家都是一樣的。」
老太太:「……」
她言不由衷的說道:「你真會安慰人。」
1955年底,核武器研究提前立項,人還是那一批人,只花了不到3年就研製成功,比老大哥還快了2年。
華國在國際交流中揚眉吐氣,和老大哥的關係也沒有像劇情中那樣徹底決裂。雖然還是因為主權問題出現分歧,但是看著騰空而起的蘑菇雲,老大哥也沒有撕破臉,只是不再追加援助,並沒有急著撤走資金和專家,更沒有催著我們還貸款。
發展的節奏沒有被打亂。
58年開始,各地的自然災害確實在增加,極端洪澇和極端乾旱交替出現,糧食減產嚴重。
但是因為國內經濟發展迅猛,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沒有出現內外交困的局面,更關鍵的是,59年,當代農神的研究出了成果,高產糧種被培育出來,極大地提振了國民信心!
再加上宏觀調控得當,並沒有演變成持續三年的大饑荒。
至少,寧安的生活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變化。家裡還添了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
第145章
活在男主回憶里的炮灰工具人(13)
1957年,寧安7歲,開始上小學。
根據政務院1951年發布的《關於學制改革的決定》,小學入學年齡為「七足歲」。但實際執行起來並沒有那麼嚴苛,所以還差幾天才滿七足歲的寧安順利入學。
開學第一天,全家人都來送她。
老太太作為她的玩伴,是真正的依依不捨。
謝晏是全然的不放心,擔心她會不習慣,會和同學相處不好,會被人欺負。
彭薇的情緒比較平穩。顯然覺得上學是件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謝晏以前身體不好的時候該上學還得上學呢,而且那時候沒有年齡限制,謝晏6歲就開始上小學了,何況是身強體壯的小女兒。不上學就是文盲,這肯定是不行的!
謝長德臉上裝出一副不舍的樣子,上翹的嘴角比AK還難壓。寧安敢肯定,只要她一進校門,她爸轉身就能笑得合不攏嘴。
別人都演的很好,就他不認真。
她瞥了他一眼,決定給他作個妖。
本來高高興興要進校門的寧安,轉身又撲過去抱住了老太太,邊哭邊喊:「我不要去上學。我想回家。我在家裡一定聽話,再也不淘氣了。」
謝長德頓時覺得頭皮發麻。
老太太抱著她,拍著她的肩膀,瞪了眼自己兒子。
謝長德趕緊說道:「安安吶,你看看,所有到了這個年齡的小朋友都得去上學,你看看你周圍的小夥伴,人家都高高興興的去學校,可見學校里一定很好,大家在裡面學習玩耍非常開心。」
「我不要我不要,我捨不得奶奶。」
老太太面帶笑意:「乖寶和我關係最好,捨不得我。」
謝長德:「……」
我的親媽耶,這是你炫耀你倆關係好的時候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