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外國肯定不願意看見華國崛起,所以在報導的時候可能會挑差的地方說,就算必須說好的地方,也會打折扣。」

「是這個道理。」

「我們出來以後和國內的聯繫不多,以後可以多問問情況。要是國內環境好的話,還是想回去。」

「年輕人還好,關鍵是老人,他們思念故土,就想著落葉歸根。」

「小謝剛才答應了幫咱們牽線,咱們等等她。咱們國家隊的負責人本身就是位位高權重的大老總,咱們要是能直接跟他對上話就好了。」

「沒錯。小謝明天還有比賽,咱們還能見著她。她家老太太應該還會跟咱們坐一起來。」

「就看小姑娘這精神面貌,就知道華國年輕人過得肯定不差。」

譚清硯的父親說:「我覺得小謝在國內應該算是條件最好的那一批。咱們離開的時候國家什麼樣,咱們都還有印象,那確實是積貧積弱久已,十幾年高速發展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咱們心裡也能大概有個想像,可是你看小謝祖孫倆,比外國人還要更大方爽朗,老太太穿的衣服都非常精緻考究。」

溫建邦也說:「咱們這些人都是帶著財富出來的,哪怕在國外,經濟條件也是好的,老太太不比咱們差。」

譚清硯說:「其實發展到什麼程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

老譚想了想,說道:「至少就目前而言,私營經濟在國內應該沒有多大的機會。我們也不是為了發展和賺錢,就是想和國家聯繫更緊密一點,我們可以在國外賺錢,支援國家建設。如果回國的話,就希望能過普通的、正常的生活。只要人格受到尊重,不被打壓,就很好。」

譚夫人說:「希望祖國能看到我們,認可我們,當我們在國外受到排擠和歧視,國家能站在我們身後。」

這個話題說起來就有些傷感了。

他們雖然有錢,但是在國外其實也算「二等公民」,甚至連二等公民都算不上,因為有一些人是偷跑出來的,沒走正規途徑,身份非常尷尬。不管是創業、工作,還是孩子上學,都是受到歧視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科學家選擇回國的原因。

曾經有位科學家在報紙上撰文:「凡在米國居住又有入學年齡兒女的父母,都難免不感到遭受別人歧視的痛苦,小孩是天真的,社會有這樣的病,他們當然就很真實地反映出來。欺凌、侮辱必然在小孩子們心靈上留下一個創傷的烙印......我是一個有兒女的中年人,離開米國也是為了這個原因,不但如此,只有在一個合理的社會裡,青年們才能自由發展,才有自由擇業的機會。」【見作話注釋】

老太太和寧安回到國家隊駐地,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

寧安收穫了所有人的掌聲。

一直知道她跑得快,成績穩,但是沒有開跑之前,多多少少都是懸著點心的,今天一看她預賽的表現,就知道這孩子能應對大場面,絲毫不緊張。

寧安笑嘻嘻的:「謝謝大家!明天我繼續好好表現!一定把金牌拿下!」

「好!」

國家隊此次是體育局局長親自帶隊,一方面是彰顯國家對體育事業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有點體育外交的想法。

寧安把看台上那些海外華人的意思說了說,局長直接表態:「安排個時間,我和大家見一面。咱們國家現在雖然發展的很快,但基礎差,底子薄,什麼都缺,他們要是願意幫忙,那我們是非常歡迎的。」

欠老大哥的錢只是不用急著還,但早晚得還。國際貿易還是要搞起來,外國人的錢還是要賺,這批海外華人能起大作用。

次日,寧安開啟了半決賽和決賽,這兩場比賽之間,就只有不到三個小時的間隔。

半決賽的時候,老太太沒有去看台,一直在旁邊等著寧安,等她跑完下場,趕緊過去遞水擦汗,又幫她捏腿放鬆,陪她說話。

寧安笑道:「奶奶,我沒事,您還不知道我嗎?我一天跑十場也沒問題。」

老太太也笑:「奶奶知道。」

這孩子身體素質有多好她是一清二楚的,也就她孫子覺得她弱不禁風,連書包都要幫著背。

而且,自從她去了謝家,老謝家人的身體全都變得非常好,她病弱的大孫子都快變成鐵人了,隨手一捏就能捏碎一個瓷杯子。

她其實不光能跑100米,還能跑200米、5000米,能跑馬拉松,還能去跳高跳遠扔鉛球。但是一個國家的體育事業顯然不能依賴一個人。這就是為什麼這孩子只在100米上表現出優勢,而她明明知道卻也一聲不吭的原因。

都是為了長遠發展。

休息的差不多了,寧安準備上場,老太太去了看台,她要在那兒見證孫女的光輝時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