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剛報上去,還沒結果。要是批了,也不知道這個研究還能不能留在咱們機械廠,說不定要把寧安調到研究院去。」

「那也得寧安同意才行吧。而且,現在又沒到試驗階段,還是寧安的理論研究階段,她在哪兒做都可以吧。」

「是這個道理。」

寧安的理論研究進展非常快,於廠長上報立項,報的並不是理論研究,而是發動機驗證機試製。這個工作不是平陽機械廠一家可以完成的。後續還要進行各項試驗,需要很多部門配合。

這份報告在航空工業部引起了軒然大波。

71年引進的那批渦扇發動機還沒研究透徹呢,這邊我們自己研究出來了?

我們的一線技術員什麼時候這麼厲害了?

航空工業部立刻組織專家進行反覆論證,最後證明這個設計方案確實可行,而且比我們之前引進的那批發動機還要先進。

領導們高興的又拍桌子又撓頭,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喜悅之情才好。

他們迅速派專家抵達平陽機械廠,和寧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交流。最後的結果就是,本來和國外公司正在進行的專利許可權談判暫時中斷。

專家們相信,我們完全可以完成自主研究,不必再依靠國外技術了。

之前研究引進發動機的專家們也沒有白費力氣,全都成了寧安的研究夥伴。

第189章

七零極品小姑子(21)

這個時候的工作條件,已經比當初三三一廠製造第一台航空發動機時好了太多。

當年的三三一廠,在製造汽缸頭鋼模時,工具車間既沒有光學曲線磨床,又沒有線切割工具機,全靠工人們用銼刀銼、用油石磨,製成了數十塊型板和樣板,完成了鋼模製造任務。

電鍍廠房是由澡堂改建的,鍍槽尚未設計好,電鍍熱處理班把痰盂放在大缸中用開水加溫,經過無數次試驗,硬是為第一個零件鍍上了銅。

「借鑑炸油條原理」,把兩邊的夾板鑽出大孔,使空氣流通,成功鍍上了鉻。

……憑藉著艱苦奮鬥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意志,第一台航空發動機從批准設計任務書到試製成功,只花了七個月零三天。

到了寧安這兒,必須花的時間更少。

平陽機械廠本來就是生產飛機發動機的,基本條件具備,而且比起最早的三三一廠已經好了太多,沒道理她還比不上革命前輩。

沖呀!

小桔子吹了吹鬍子,它家崽這個爭強好勝的本質從來沒變過。它也只能盡心盡力做好後勤保障,幫她盯緊了裴東駿和趙春蘭,別讓她在忙碌的時候還得浪費時間和精力關注這兩個東西。

寧安5月底加入技術部,9月初,她的設計方案獲批,進入試製環節。

12月份中旬,第一台新式發動機試製完成,花了三個多月,機械廠的工人們都快累癱了。

累並快樂著。

大家的精神都很亢奮,很激動。

三個多月加班加點,不分晝夜,如今總算有了一個結果。

希望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希望我們國家的航空技術能夠追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其實寧安比他們還要辛苦一點,從設計到零件製造,再到組裝,全程她都參與了,要確保所有的零件都是合格的。這幾個月,她也是連軸轉。

總不能人家加班她休息,沒有這個道理。

試製成功後,寧安也很高興。

她幫國家省下了幾千萬外匯。

世界線中,國家遭受了長時間的技術封鎖,航空技術比世界先進水平落後了幾十年。

75年,國家從約翰牛買了40台渦扇發動機,並將發動機的生產線和圖紙資料也一併買了過來,在430廠進行自行生產。

仿造渦扇發動機的過程長達三年。我國徹底掌握了這款渦扇發動機的製造技術,可以用來裝備新式戰鬥機。但尷尬的是,發動機終於有了,全國卻沒有一款戰機用它。

當時一位飛機設計師認為,這款發動機是60年代的技術,在國際上已經落後,仿製並使用它等於是原地踏步。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款發動機引進的時候,運動還沒結束,大家不同意用「洋貨」,於是,430耗時三年製造出來的發動機,被放進倉庫吃灰。直到90年代,才重新被提起,被從倉庫里扒拉出來。

這是個沉痛的歷史教訓。

另一個沉痛的歷史教訓是,改開之後,流行起了「造不如買」的思想,有些自主研發項目下馬,航空發展進入休克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