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只是恢復高考本身的意義就非常重大,導致很多人覺得恢復高考就是知青返城的開始。

其實並不是。恢復高考,只是釋放了一個很重要的信號,一個政策即將發生變化的信號。

在很多地方,77年和78年,上山下鄉的動員工作都還在繼續,還有新的知青下鄉插隊,只是人數比以前少了一些。

直到1978年10月31日至12月10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會議,決定調整政策,在城市積極開闢新領域、新行業,為更多的城鎮中學畢業生創造就業和升學條件,逐步縮小上山下鄉的範圍,有安置條件的城市不再動員下鄉。

1981年11月,國務院知青辦併入國家勞動總局,歷經20餘年的城鎮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才正式結束。

真正的知青大規模返城,是從78年底才開始的。

所以,現階段,拋妻棄子、拋夫棄子的現象才剛開始出現,還不算太多。等到後面知青大規模返城,會出現更多這種情況。

和村里人結了婚的知青,只能自己返城,男同志不能帶孩子,女同志可以帶孩子回去。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城裡孩子只能隨母親落戶。母親是城市戶口,孩子才能在城裡落戶。

有的女知青選擇帶孩子回去,也有很多選擇了拋下他們。

還有夫妻雙方都是知青的,明明都可以回城,可以帶孩子回去,但是他們選擇離婚,回到各自的城市,直接把孩子拋下,讓他們變成父母健在的孤兒。

有的良心尚存一點,會給孩子寄生活費,有的就徹底拋在一邊,不管不問。到老了再想辦法找孩子,把當年的行為全都歸結於迫不得已。

現在才1978年1月,距離《知青四十條》的頒布還有10個月的時間,足夠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了。

就讓徐會計和這位通訊員同志打個頭陣吧!

徐會計離開公社,騎車往回趕。

大隊部沒人也不行。

通訊員並沒有直接出發去縣裡。他奮筆疾書,把徐會計剛才講的擔憂落實到了紙面上,講了寧安的例子,又提出了幾個問題:

延輝縣有多少知青在下鄉期間結婚了?

有多少知青生了孩子?

有多少知青參加了高考?

有多少考上大學的知青拋棄了自己的對象和孩子?

這些都是需要摸底調查弄清楚的問題。

對於考上大學、為了返城就拋棄對象和孩子的行為,必須加以約束和制止。

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來保護配偶和子女的權益。

知青下鄉政策,影響的不僅僅是知青,還有公社社員。不能只為了知青考慮,而置社員利益於不顧。

第202章

八零小炮灰艱苦奮鬥(7)

寫完以後,通訊員小趙又仔細看了兩遍,然後另拿出一張紙寫了個附錄。把他所知道的幾個大隊的知青婚姻和生育情況寫了寫,又算出了一個大概的比例,這才把材料全都裝好,直奔縣城而去。

他並沒有去縣委報導組,而是去了樣板田建設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會戰現場,穿過忙碌的人群,找到了正在賣力挖土的公社書記楊德才。

他到的時候,楊書記正在蓄力,只見他往手上吐了口唾沫,雙手搓了搓,鐵鍬往地上一插,再用腳使勁往下一踩,雙手用力一撅,一鍬土就出來了。

小趙看著楊書記挖了一會,等他下次蓄力的時候,他才走上前去,說道:「楊書記,有事跟您匯報。」

楊書記看了看他,大聲說道:「是很緊急的工作嗎?不緊急的話等我幹完再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