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討你們喜歡,就不在這裡礙你們的眼了,我和知微先走了啊。」
蕭謂中說完,帶著向知微就走了。一路上和人打著招呼,高調宣布了自己已婚的事實。
身後的蕭博簡長吁短嘆,魏雪芳哭泣不止,姚海棠悵然若失。
寧安聽老楊說起這事的時候,還挺為蕭謂中感到高興的。他那個原生家庭對他一點幫助都沒有,劇情里蕭謂中也是全靠自己打拼。現在亦是如此。
後來她又聽說,魏雪芳在幫姚海棠介紹對象,她倒是認真負責,選的都是家庭條件還不錯的,但是人家看不上姚海棠啊,姚海棠的來歷大家都清楚,除了腦子不太好使的魏雪芳,別人誰看不透她那點小心機?
相了幾個,都沒成。只好適當放寬條件,但是姚海棠不願意,她在蕭家住慣了,條件比蕭家差一點的她都不滿意,更別說這些差不少的了。
她賴在蕭家不走,蕭博簡和魏雪芳也說不出難聽的話來趕人,那天向知微說的還不夠難聽嗎?這都沒走,比向知微那些還難聽的,他們也不會說啊。
事情就這麼僵持住了。有那麼點請神容易送神難的意思。
72年初,汪齊光從軍校結業,留在了京城軍區,升了副團長。
這時候,汪振華已經調到了總參擔任參謀長。
老劉也重新出山,成了軍委副主席。
李明德徹底擺脫了「副」字,成了財政部部長。
寧安離開了報社,進入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工作,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她和汪齊光的婚事一直拖到了72年5月,婚禮就定在5月27日。
鄭敏和齊維楨在這件事情上特別堅持,她們倆反覆翻看日曆,發現從一月到四月都沒有好日子,5月27日就是最近的一天了。
汪齊光找了很多「宜結婚」的日子,被她倆統統否認,一定要「百無禁忌」才行。
在這件事情上,他一個同盟也沒有,親爹和岳父都樂的看他笑話,連寧安都勸他聽父母安排。
汪齊光委屈,但是好哄。寧安親他一下,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5月27日,寧安和汪齊光大婚。這時候形勢已經好了很多,他們倆舉辦了一場像模像樣的婚禮,兩個家庭的朋友們都藉此機會匯聚一堂,有的好久不見,一見面就激動不已,大家聊得十分熱鬧,連新郎和新娘都成了陪襯。
不過寧安和汪齊光也不介意啦,相反,他們倆很為長輩們感到高興。在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寧安和汪齊光跑回家白日宣淫去了。
老劉跟大傢伙說:「看看這倆,長不大似的。偷偷摸摸的就跑了,還以為咱們不知道呢。說不定他們還想著讓咱們驚慌失措到處找人呢!」
婚後一年,寧安生了一對雙胞胎,哥哥起名汪清和,弟弟叫李誠暉。
鄭敏和小徐阿姨,再加上齊維楨和汪家的服務人員小趙,四個人帶兩個娃,還有沈含知和馮希孟時不時來湊熱鬧,再加上小桔子暗中保駕護航,寧安完全不用操心。
她連自己的事業都不怎麼需要操心,只要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再大概說說想法,李明德幾個人就會想辦法幫她安排。
她從京城下放到地方鍛鍊,從副縣長開始做起,一路高升至總理,汪齊光始終陪著她。
她去哪兒鍛鍊,汪齊光就想辦法把自己調到就近的軍區,倆人從來沒分開過。
至於老人養老的問題,更加不用操心。他們家的老人都是由國家負責的,而且十分健康長壽。等到寧安和汪齊光年近四十調回京城了,他們還在堅持工作呢。
他們是真的愛工作!
第315章
番外·(上)··
1978年2月4日,立春。
朋友們都去老楊家吃春餅。
老楊做飯不行,但是烙春餅特別在行,而且對於吃春餅這事極其講究,豆芽都要自己發,堅決不買現成的,發豆芽用的水還是西山的山泉水。
因為愛喝茶,老楊專門找了個西山的農民兄弟幫他往城裡運山泉水,他每個月給人家發工資。這兩年環境越來越好,他在家裡弄了個茶室,老朋友們偶爾在他這裡小聚,喝喝茶什麼的。
早上吃過早飯,鄭敏和齊維楨問李誠暉和汪清和,「你們是等爸爸媽媽一起走呢,還是和爺爺奶奶先走?」
寧安的孩子管李明德和鄭敏、汪振華和齊維楨都叫爺爺奶奶。
他們從兩歲多點就開始跟著寧安在外地生活。
小徐阿姨也跟著寧安離開了京城,幫她帶孩子,鄭敏和齊維楨每人一月輪換著過去幫她,有時候也把孩子帶回京城和兩個爺爺一起玩。
寧安覺得這樣太麻煩了,跟她們說,讓兩個孩子留在京城,每年過來她這邊玩一陣子就可以了,省的她們倆來回跑。
但是兩位媽媽都說,孩子還是要和父母待在一起,反正她們倆也退休了,又不缺錢買火車票。
前兩天,寧安和汪齊光回京,兩家人索性就都住到了他們倆的四合院裡。
汪家給汪齊光結婚準備的院子很大,三進的四合院,還帶東西兩個跨院,房間特別多,所有人都住得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