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倆人的身世和成長背景截然不同,但是不影響倆人成了好朋友。
1949年,嘉城解放的那一天,嘉城醫院住進來一批受傷的士兵,其中就有男主韓景陽和嚴寧安後來的丈夫徐立誠。
這兩對夫妻都是經過組織介紹結合的。
男主韓景陽這時候27歲,是個團長。徐立誠是他的下屬,25歲,營長。
喬清霞和嚴寧安是同事,也是朋友。韓景陽和徐立誠也是關係很鐵的親密戰友,在戰場上可以交付後背的交情。
成親之後,倆家也一直住的很近,都住在舊政府高官逃離之後留下來的空宅子裡,後來更是住進了同一個大院。
韓景陽和喬清霞三年抱倆五年抱仨,孩子一個接一個的生,可是嚴寧安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她在婚後第三年的時候做了檢查,因為子宮發育不良,她無法生育。
得到這個檢查結果,嚴寧安痛苦不堪,主動提出了離婚。這個時候的人信奉多子多福,沒有孩子是天大的事,而且徐立誠喜歡孩子,新婚夜就把孩子的名字給起好了。
但是他是個責任感很強的人,覺得離婚對女人傷害很大,而且,嚴寧安是他主動追求來的,是他請組織做媒介紹的,他不能放棄她。
所以,徐立誠拒絕了嚴寧安的離婚提議,並且保證以後不再提孩子的事。他確實沒再跟嚴寧安提過,但是他跟別人提了。
1956年,喬清霞懷上了她的第五個孩子。在她懷孕期間,有一次,韓景陽和徐立誠倆人一起喝酒,酒喝多了就開始胡咧咧,說到人生憾事,徐立誠說他最遺憾的就是這輩子不能有自己的孩子,韓景陽一拍胸脯,「等我媳婦生了,這個孩子就送給你們兩口子。」
這本是酒後胡言,酒醒了不作數就完了。但是沒想到,酒醒了以後,韓景陽他較上真了,覺得哪怕是酒後之言,也應該言而有信。
當時喬清霞懷著孕,他沒說,等人家孩子出生了,正高興呢,他說要把小兒子送人。把喬清霞氣壞了。
考慮到妻子的心情和身體,韓景陽跟徐立誠說:「孩子先在母親身邊養一陣,過一陣子再送給他。」
徐立誠聽到這話都驚呆了,「咱們當時都是說胡話的,孩子又不是物件,怎麼能隨便送人呢。你可別再說了,你這麼做,太傷嫂子的心了。」
韓景陽的大男子主義上來,誰說都不聽,為此,喬清霞跟他天天吵架,夫妻關係降至冰點。
原本,喬清霞的身體很棒,又很年輕,只生五個孩子根本打不住,但是這件事情發生後,她一氣之下做了絕育手術,以後就沒再生了。
萬幸她還保持了理智,沒有遷怒徐立誠夫妻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徐立誠和嚴寧安也夾著尾巴做人,尤其是嚴寧安,什麼也不敢說。
雖然這事她毫不知情,但歸根結底是因為她不能生。
她再一次提出離婚,徐立誠還是不同意。
就這樣,兩年過去了,徐立誠和韓寧安都以為這事就過去了,沒想到,1959年,乳名小五、大名韓東野的小男孩還是被送到了徐家。
韓景陽跟徐立誠和嚴寧安說,他已經做通了喬清霞的工作,這事她不反對了。
事情鬧到這一步,徐立誠和嚴寧安要是不收這個孩子,似乎也說不過去了。
所以,倆人收下了這個孩子,並且承諾,孩子只是養在他們身邊,韓景陽和喬清霞依舊是他的親生父母,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嚴寧安和徐立誠認認真真的撫養這個孩子,倆人都有工作,收入不錯,沒有負擔,盡最大努力給了這個孩子最好的生活。
甚至單從物質條件上來講,他比他的哥哥姐姐們生活還要更加優越。
兩家人住的近,嚴寧安和徐立誠也從未對這個已經改名為徐東野的孩子隱瞞過什麼,他也經常回韓家玩,韓景陽和喬清霞幾乎天天能見到他。
運動來臨的時候,因為喬清霞的家世——喬家人在建國後都出國了,國內只剩下了喬清霞——韓家因此受到波及,韓景陽和喬清霞都被停止工作隔離審查,後來又被下放到偏遠地區的工廠去勞動。
他們帶走了四個孩子,除了徐東野。
分別的時候,喬清霞哭的肝腸寸斷,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跟小兒子再見面。
在他們下放的這幾年裡,嚴寧安和徐立誠盡心盡力的撫養徐東野,還讓他每個月給親生父母寫信,給他們寄東西,哪怕山水阻隔,形勢緊張,也沒有中斷了徐東野和親生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
1974年,徐東野高中畢業,這一年,他17歲。
也是在這一年,韓景陽和喬清霞結束下放回到了嘉城,見到了已經長成大小伙子的徐東野。
喬清霞請求徐立誠和嚴寧安,讓孩子改回韓姓,小兒子不能隨他的親生父親姓韓,一直是喬清霞的心病。
「就算他不姓徐了,以後也還是你們的孩子。」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