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年代:女配覺醒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過,離了婚,喬清霞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和別人在一起了。

她在農場裡找了個人搭夥過日子,她自己倒是輕鬆了一些,但是給不了孩子太多的幫助,五個孩子都要拼命努力幹活,才能勉強餬口,不至於讓自己餓死。

沒過多久,幾個孩子就受不了了,包括一直想把自己和喬清霞綁死的韓小五。

韓老大跟喬清霞說:「媽,你現在也算有了著落,我們留在這裡對你沒有幫助,只會拖累你。我決定了,帶著弟弟妹妹回嘉城。到了那邊,我們找人收養也好,去孤兒院也好,總能給自己謀個生路的。到時候如果有餘力了,我們會想辦法幫你。」

喬清霞不信,但是,她對自己的孩子總歸還是有一些慈母之心,東拼西湊的給他們湊了一點錢,讓他們帶著上路了,而她自己,則留在農場繼續自己的改造之路。

韓老大帶著四個弟弟妹妹出發了,不過,他們的運氣似乎不太好,還沒走出農場,錢就不翼而飛了,他們只好又回去了,想讓喬清霞再幫他們借點錢。

喬清霞都快氣瘋了,「你們當這是什麼地方,想借就能借到嗎?你們知不知道,為了借那些錢,我說了多少好話,下了多少保證,你們倒好,連這個小地方都沒走出去!還想讓我再去借?我去哪兒借?這些都是要還的好嗎?別走了,留下來幹活掙錢還債吧。」

於是,韓家五個孩子又留了下來,他們一直和喬清霞一起生活在農場裡,直到15年後,和喬清霞搭夥過日子的那位離開農場,他們也跟著一起離開了。這時候,最小的韓小五也已經17歲了。

但是離開之後,那位就跟喬清霞分開了。當初說好了的,在那裡搭夥過日子,一旦離開就各奔東西,他肯把喬清霞和孩子們都弄出來,已經仁至義盡了。

那時候,已經是1974年。和上輩子完全不一樣,大街上人來人往,非常平靜,沒有鬥爭,沒有運動,經濟蒸蒸日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喬清霞母子五人更加確信,他們就是到了一個平行世界來受罰了。

他們還是回到了嘉城,這裡是他們最熟悉的城市。

幾個人找到街道辦,請求對方給自己安排了一間屋子,然後開始給街道打零工賺錢養活自己,交付房租。

韓小五偷偷去看過徐立誠,這輩子的徐立誠和上輩子截然不同,他臉上的皺紋比上輩子要多一些,眉間的皺紋特別深,但是精神頭也比上輩子要好一些。為了給八個兒子娶媳婦,他在部隊裡是拼盡了全力的,什麼危險的任務都接,升遷比上輩子快。現在已經是個師長了。

韓小五心裡羨慕的很,但是他已經沒有勇氣走過去跟他打招呼了。

而且,他已經發現,隨著覺醒的時間越來越久,他對於很多細節的記憶就越來越模糊,只知道自己上輩子活得很好,但是為人很差,所以這輩子就註定要落魄一生。

———☆———

這個世界在小桔子的干涉下,還是有了很多變化,大範圍的運動並沒有發生,世界發展的很平穩,但有些人的悲劇似乎是註定的。

就比如陳伯庸,還有劉南疏後來的丈夫時雲起。

陳伯庸和時雲起竟然都是有點所謂的「理想主義」在身上的,57年的大辯論一開始,這倆傢伙就積極地提出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政治主張,還都是在報紙上公開發表的。看的寧安和薛成言直捂臉,太幼稚了。

要是放到後來言論比較開放的時候,這種論調大家頂多一笑置之,但是現在是什麼時候啊,這些話是能說的嗎?關鍵是這倆人職位都不低,說這些話顯得更加不合時宜,對於新政府來說,堪稱背叛。

別說寧安和薛成言了,就連真正率真單純的嚴其琛和衛舜華都看不下去。

關鍵是陳伯庸和時雲起這倆人還挺固執,不聽勸。

考慮到他們倆和薛成言多少有點關係,褚修遠曾經好心的提醒他倆趕緊閉嘴,想辦法再往回找補找補,別找死,他倆沒一個聽的。

褚修遠特意來跟寧安說:「大伯盡力了。好言難勸該死的鬼。」

寧安跟他說:「您就多餘管他。這人能在革命的風浪中活到現在,可以說是個奇蹟了好嗎?」

她小小聲的跟褚修遠說:「您說,他會不會除了利用了劉南疏同志,還利用了別人呢?要是沒有一群人幫他承擔,他能走到現在嗎?」

這話她純屬胡謅。小桔子查過了,陳伯庸除了在劉南疏和薛成言的事情上是個徹頭徹尾的渣,在別的事情上沒什麼問題。

時雲起就更加單純一些,他確實沒犯過別的錯。

只是在政治鬥爭中的表現過於低級了。

但不耽誤寧安給他「潑髒水」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