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戰事大捷,蒙古各部紛紛上表慶賀,袞布妣吉與博禮妣吉也來到盛京,準備為皇太極慶捷。
皇太極在服用過朝鮮送來的藥後,一時痊癒,他很開心,當即召集諸王,大宴相慶。宴後,皇太極賞賜諸王。
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肅親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六人,都受到了賞賜。
當夜,皇太極在清寧宮無疾而崩。
天還未亮,下人便著急忙慌敲響了東院的屋門,「王爺,出事了王爺,宮裡傳來消息,皇上駕崩了。」
多鐸一個激靈,從床上坐了起來,陳顏也坐了起來,她本能看向多鐸,此時,他臉上浮現出一種極其複雜的情緒。
震驚、錯愕之間,夾雜著一種宣洩的快感,很快,所有的情緒,都被熊熊燃燒起的野心和欲望占據。
他看向陳顏,眼睛明亮,「塔哲,走,進宮。」
二人穿戴好衣服,入宮奔喪,多鐸往大政殿而去,與諸王相會,陳顏則去清寧宮,與后妃、諸王福晉等相見。
皇太極驟然駕崩,身後沒有留下任何遺詔,局勢陡然變得緊張,無論是外朝,還是後宮,都洋溢著一股凝重的氛圍。
清寧宮,哲哲與幾位后妃脫去華服,換上素衣,髮辮也放了下來,幾人哭得傷心,巴特瑪和幾位年長的福晉正在勸她們。
布木布泰忽然站了起來,大哭大鬧道:「我要為皇上殉葬。」
眾人趕緊勸,陳顏也被人群裹挾,上前勸了幾句,「方喀拉阿哥還小,不能沒有額娘。」
哲哲一直在哭,沒有說話,諸位福晉之中也沒有人能震懾全局,場面一時混亂,最後是代善的福晉站出來,請哲哲暫收悲痛,主持大局。
諸位福晉紛紛跟著代善福晉,請哲哲暫收悲痛,一切以皇太極葬禮為重。
哲哲這才勉為其難,擦乾眼淚,勸了布木布泰,又與諸妃商議,貴、淑、莊三妃才答應與諸王貝勒相見,共同商議皇太極的葬禮流程。
得知布木布泰要為皇太極殉葬,諸王貝勒也力勸布木布泰。
皇太極的葬禮,有條不紊的開始舉辦,諸王在靈前慟哭,陳顏陪在哲哲身邊,冷眼掃過排排痛不欲生的人。
有幾個人的眼淚是真心的呢?
陳顏悄悄打量最靠前的諸王,豪格,那畢竟是他父親。濟爾哈朗,他深得皇太極信任。多爾袞,他畢竟是皇太極一手提拔、培養。
阿濟格和多鐸?
哭靈之後,眾人都先到偏殿休息,多鐸趁著這空檔找到陳顏,對她道:「你好好照顧皇后和莊妃。」
陳顏抬眸,掃了多鐸一眼,「我知道了。」
首日之後,諸王定好班次,輪流為皇太極守靈,陳顏和巴特瑪留在宮中,陪伴皇后。哲哲看著兩個妹妹,到底一句話也沒有說。
陳顏和巴特瑪相視,低下頭去。
豪格被安排在第二日下午,他派人找到了陳顏,兩人在無人處相見,豪格告訴她:「兩黃旗的幾位大臣,願意支持我。」
他的正藍旗,加上兩黃旗,足足有三旗,而且濟爾哈朗深受皇太極之恩,肯定也會偏向豪格,這樣一來,他就有四旗。
八旗,他有一半人支持。
「代善伯父已經不過問政事多年,兩紅一直是中立,這樣一來,我就相當於有六旗支持。」
豪格很有信心,他望著陳顏,「這一次,我不會輸。」
第135章 兵變
局勢看起來非常明朗,幾乎是一邊朝豪格倒。
隨著大清不斷漢化,父死子繼漸漸取代兄終弟及,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兒子年幼,或者沒有兒子,才會由弟弟繼承。
無論是從支持度,還是從法理,多爾袞都遜色於豪格一頭。
這全因為皇太極的忽然離世。
「你錯了。」陳顏很冷靜,「你只有正藍旗,濟爾哈朗不會為你拼盡全力,兩黃旗支持你,是因為害怕再出現一次換旗。」
當年皇太極繼位,將自己手中兩白旗和阿濟格三兄弟繼承的兩黃旗對調,換旗不僅僅是更換旗幟顏色,不同旗駐紮的方位,享受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當然是大汗直屬的兩黃旗地位最高,待遇最好,兩黃和兩白已經換過一次旗,既得利益者不會願意放棄現有一切,兩黃害怕多爾袞成為皇帝,再換一次旗。
「兩黃旗的核心利益不是你,自然也不會為了你拼盡全力。你只有正藍旗,你連多鐸都比不過,更別說他們三兄弟加起來。」
豪格低頭,「這些,我也想過。但是不管他們會不會為了我拼盡全力,只要暫時支持我,我的總支持量,在他們之上就可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