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木靈根覺醒後,種啥得啥帶飛祖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第二天,這些水稻就成熟了。

收割以後,一上稱,重量就出來了。

一畝地的水稻,最後出了九百五十八斤的稻子。

別看這個產量跟她家大棚里種的那批沒差多少。

實際上,這有著天壤之別!

為什麼!?

因為她家大棚的水稻,不管是溫度、濕潤,還是土壤等各方面的條件,都要比這一批稻子強很多!

育苗基地里的條件就更不用說了,方方面面都是按照末世以前的標準來的。

可現在這批稻子,種植過程中,全程氣溫不會超過6度,日照時間也不會超過8個小時。

現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夏季,是可以達到這個溫度的。

說直白一些,用這個谷種,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出產量九百多斤的稻子來!

沒條件的,就一年一種。

有條件的,完全可以一年兩種!

哪怕全國大部分百姓就一年一種,那起碼可以保證自家一年到頭都有大米飯吃。

壓根不需要國家每個月發糧食。

其次,產量上去了,大米的價格自然就會下來。

大米的問題解決了,其他作物的問題還解決不了麼!?

顧明珠按捺下心中的歡喜,立刻就給鄭院長打了電話。

五分鐘不到,鄭院長就帶著幾個大佬直接趕過來了。

他們看到顧明珠弄出來的這個數據,一個個的都震驚又好奇。

「明珠,你才弄了幾批苗子,就將數據弄出來了!?」

「你確定你培育出來的稻子,就是抗寒的麼!?」

不怪大佬們會懷疑。

畢竟他們做這一行的,不管是培育什麼品種,那肯定都是要經過好幾次的反覆驗證的。

而且大家必須確保作物性狀足夠穩定,才會推向市場,讓老百姓也跟著種。

從時間上來說,顧明珠才開始研究半年左右。

說句不好聽的,這半年也不過是剛種第一代稻子而已。

要想水稻性狀穩定,沒個四五代是不可能的呀!

面對大佬們的質疑,顧明珠也不廢話。

她直接拿出了一包2kg重的種子,交給了他們,「你們就用這批種子來育苗,然後移栽。」

「現在農曆五月半,最多半年,就可以收割了。但你們要記住,一定要按照這些數據來做。」

反正高級大棚里的各種條件,都是可以認為控制的。

他們只需要按照這些數據來操作,半年後就可以見分曉了。

鄭院長拿到這些種子後,並沒有立刻育苗。

他先給領導打了個電話,將顧明珠說的話一字不落地複述了一遍。

電話那頭的領導一聽,毫不猶豫地說:「既然她這麼說了,那你就按照她說的去做。」

對於顧明珠,領導是從來就不懷疑的。

他還說:「這丫頭年紀輕輕,就為國分憂,我們應該無條件地相信她、支持她!」

領導這話一出,鄭院長也不帶猶豫,立刻就行動了起來。

從頭到尾,鄭院長都親力親為。

他忙著育苗,顧明珠也繼續踏上了全國各地到處飛的征程。

而此時的顧山,卻躺在床上兩天了。

他前兩日在大棚里幹活時突然就暈了過去。

後來醫生來了,大家才知道他腦子裡長了個腫瘤。

按照醫生給的方案,那就是儘快做手術。

不能再拖了。

但顧山不同意。

他說:「做手術有風險,更何況這腫瘤長在了我大腦里。如果我下不了手術台,我兩個女兒怎麼辦!?」

他不光不肯做手術,他還對兩個女兒隱瞞了事實。

可紙是包不住火的。

珊珊跟敏敏也不是三歲小孩兒。

她們姐妹倆很快就發現了這件事。

這不,珊珊也不跟自家老爸兜圈子,直接就說:「你必須去做手術,若不然腫瘤在你腦袋裡越來越大,你會死的。」

見她知道了這事兒,顧山就皺起眉頭,「誰跟你說的!?」

「全村都知道了,我們倆能不知道!?」珊珊反問他。

顧山聽了這話,就長嘆一口氣,「珊珊,這手術不能做。你們姐妹倆沒成年,我不能丟下你們不管。」

第111章 你都這個樣子了,我能不來!?

顧山知道做這個手術有不小的風險,而且他早就問過醫生了,手術成功的概率53%。

那就相當於上了手術台,活著下來的概率就只有一半。

他不敢賭。

「若你們姐妹倆都成家了,那就不一樣。」顧山說,「到時候你們各自有家庭,有人會幫我照顧你們,我就算是沒了,你們也不會過不下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