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蘇喆接過話去,語氣篤定的道,「一點不誇張,書局的驚艷布局,或許等過上一陣,眾人會沒了新鮮感,裡面那些稀罕少見的書,等他們買到手或是抄錄後,也可能不再那麼狂熱,但身處其中的美好體驗,卻不會輕易消失,只憑這點,就能留住人……」

他頓了下,繼續道,「更不要說,你今天還祭出個大殺器,水寫布一經問世,就被百姓瘋搶,但凡以後使用的人,都會感念書局的恩德,全天下有多少寒門學子、平民百姓,就有多少人記住隱入書局,也記住你許懷義的大名!」

這名聲有點大了,許懷義是喝了幾杯酒,但還沒醉,更不敢飄,趕忙謙虛避讓,堅持不肯領這功勞,「我就是瞎琢磨出來的,都是運氣,也不是為了天下寒門學子,不過是心疼我們村裡的孩子沒錢買紙墨,只能用樹枝在地上寫字罷了,而且,我也是掙錢的,五十文是沒啥利潤了,做三天活動帶動下人氣,過後恢復原價,出貨量大了,還是能賺不少銀子的。」

蘇喆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他好了,許懷義在他眼裡可不傻,相反再聰明不過,但這麼聰明的人卻偏偏對這樣人人眼紅的功勞避之不及……

他不太能理解,卻不妨礙他佩服的五體投地。

畢竟不是誰都能灑脫的視名利為糞土的,也或許正是因為他有這樣豁達的胸襟和品行,才能無心插柳柳成陰。

他不再拐彎抹角,直接說想代理水寫布套裝的銷售,他不會將這名聲據為己有,對外賣時,必用隱入書局的名頭。

許懷義的初衷本就是讓所有寒門子弟都能減輕點負擔,聞言,自是沒有不同意,蘇喆的商隊走遍大江南北,這事兒交給他,最為合適。

當即倆人就敲定了合作方案。

其他雅間的客人也不免討論起這水寫布的神奇之處,無一例外,都給予了肯定,還表了態度,回去就向學子們宣揚這東西,甭管家境如何,都有必要使用,畢竟用來練字是真方便啊!

除此外,就是夸許懷義兩口子了,真情實意的,一個為寒門學子謀了福利,一個眼光見識品味之高,當得起才女二字。

江庸含笑應和著,一臉與有榮焉。

便是孫家三爺,也頗感臉上有光,酒都多喝了幾杯。

有人翻出伴手禮來,對著書籤又熱烈的評論了一番,等看到那四本書後,一時間倒是無話了。

不是不知道說什麼,而是看到好書,被內容吸引,顧不上再多言。

第434章 伴手禮

那四本書,是顧歡喜精心挑選出來的,也是市面上不曾發行過的,是不是珍本得看內容,但就稀缺程度來說,在此刻,可稱其為孤本。

在座的哪位不是飽讀詩書?

卻沒有一個見過手上的這幾本,甚至,過去連名字都沒聽說。

但內容足夠驚艷!

其中之一便是西遊記了,署名自是真正的作者,兩口子還沒那個臉占為己有,不過也因此獲利了,所以在印刷時,他們就打算好,售賣這本書所得的利潤都放到善堂去,幫助那些孤兒。

江墉之前聽許懷義講過這個故事,可當看到紙質的書籍,讀了那些文字,體會卻是不同,這故事不止有趣,細細品味,其中蘊含的哲理髮人深省。

選這本書作為伴手禮之一,是許懷義的主意,他覺得書局應該包羅萬象,總是那些文縐縐的書,高端是高端了,可大多數人讀起來都覺得沒啥意思,像他,一看那種書就打瞌睡,完全沒興趣,但西遊記就不同了,就是沒啥文化的老百姓也能看得津津有味、如痴如狂。

在他的認知里,啥叫好書?百姓喜歡看得、能從中得到樂趣的便是好書。

所以,他強烈推薦了這本。

顧歡喜被他說服,也沒拒絕,大眾路線還是可以走的,就當是給時下的百姓尋些精神食糧吧。

另外三本,也是顧歡喜從房車裡的書架上,選的較為適合的抄錄下來後,交給作坊印刷成精裝版,用來做伴手禮,普通版的則放在書局售賣。

有一本適合孩子讀的《增廣賢文》,裡面收錄了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絕大多數句子都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算是雅俗共賞的普及本,不需講解就能讀懂,而且作為啟蒙書,能領會到經文的思想觀念和人生智慧,在顧歡喜看來,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另外兩本就是給文人學者看得了,既擁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大道,也擁有栽花、種草、賞月、彈琴等閒情,文筆凝練優美,處處蘊含深意,讓人不由自主的便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直到散場,一眾人才似大夢初醒,深覺這一趟真是沒白來。

有太多的意外震撼和驚艷欣喜,等著他們回去後再慢慢消化。

於是,許懷義去送客時,聽到最多的感嘆便是那句「不虛此行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