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綁架他們的招數也不新鮮,就是打出愛國愛民的口號,到處宣揚正能量,抒發愛國情懷,把捐錢捐糧的行為定義在愛國的層面上,是大義之舉,人人都有責。

當然,他不會把事情做的太顯眼,那就太蠢了,他主要是在底層人民中奔走呼籲,看似是號召百姓為國出力,實則是暗戳戳的在逼迫那些高門大戶,權貴官宦們出血。

不出血,就是不愛國啊,難道你們這些讀了聖賢書的還不如一個平頭百姓的覺悟高?

百姓們都積極備戰為國做貢獻,你們身居高位的幹了啥?

沒要求你們像商戶那樣大方捐銀捐糧,可也不能就袖手旁觀吧?

那豈不是連守財的商戶都不如了?

綁架到這份上,猶如趕鴨子上架,誰能不要點臉呢?

一時間,京城颳起了一陣捐款熱潮,達官貴人們紛紛慷慨解囊了,哪怕再肉疼不舍,也不敢落於人後,否則被安上一頂不愛國的帽子就麻煩了。

幾位皇子出血最多,總不能比蘇家還少吧?

孫家也捐了五萬兩,還有不少糧食,算是最心甘情願的,畢竟早先便知道,又是許懷義出的主意,他們還能不配合?

其他人家,就不痛快了,背地裡罵人的不少,許懷義首當其衝,不過,這次他卻也不用擔心被嫉恨,因為他給自己定位得就是一個被推出來幹活的靶子而已,真正出謀劃策的、得了功勞的是戶部,所以要怨就怨戶部去,拿他出氣沒用。

而且,事先給皇上還委婉含蓄的報備了,得了允許才幹的,誰有意見也得憋著。

如此綁架著薅羊毛,最後自是戰果喜人,糧草不但徵集到位,還超額完成了任務,便是戰事拖個一年半載的,戶部也不怕愁的寢食難安了。

皇上大喜,大張旗鼓的表彰戶部辦事得力,作為兼任的戶部尚書,如今的孫閣老,自是少不了一番獎勵。

孫閣老很謙虛,言及都是分內之事,其他人嘴上誇讚,心裡卻嫉妒不已,有那了解內情的,更是眼熱孫鈺收了個好徒弟,短短一年的時間,看看,這都給孫家撈了多少好處了?

尤其幾位皇子,看清許懷義的價值後,招攬之意更中。

於是,隨後蘇喆就被二皇子請了去,李雲亭也被定遠侯一番暗示敲打,意思都非常明確,那就是務必要跟許懷義搞好關係,為他們所用。

蘇喆早有準備,他是不想拉許懷義下水的,他也沒那本事,所以就一個勁得給二皇子灌輸「許懷義此人只能以誠心待之,絕不能利用算計」的思想,打消二皇子總想讓許懷義為他辦事的念頭。

最後二皇子還真聽進去了,也沒有不喜,畢竟蘇喆說的對,許懷義這種人吃軟不吃硬,強迫不來,只能以誠心換誠心,如今就很好,許懷義已經幫了蘇喆不少,蘇喆有如今的成就地位許懷義功不可沒,這一點,二皇子也是認可的。

定遠侯那兒就進行得不順利了,甭管他說啥,李雲亭都冷漠以待,意思表達得很明顯,他跟許懷義交好,只是因為談得來,跟其他無關,更不會摻合上利益往來,直接讓定遠侯死心。

定遠侯大怒,甚至動了家法,也無法撼動李雲亭的意志,反正就是做朋友可以,利用朋友為三皇子謀利,想都不要想,拒絕的非常徹底。

至於四皇子那兒,就更無能為力,按說有喬家跟許家那層親戚關係在,許懷義該天然待在四皇子的陣營里,可偏偏許家蠢,拖了後腿,把最有本事的兒子送出去當上門女婿,還關係惡劣到不相往來,這就不好借力了。

不過四皇子也沒死心,找了喬懷瑾來商量,聽說喬槐的妾室生了孩子後,便催著喬家用辦滿月酒的由頭去請許懷義上門,畢竟是親舅舅,於情於理的都不該拒絕。

巧了,滿月酒那天,剛好是蘇喆娶親的大喜之日,怎麼選,還用說?

許懷義一早就去了蘇家幫忙,就沖他跟蘇喆的關係,連藉口都不用找。

當然,為了不落人口舌,他人雖沒去,卻也派人去喬家送了禮物,如此作為,旁人也不好挑理,畢竟,許紅蓮生了個女兒,放在喬家,那就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庶女而已,喬槐膝下光兒子就四個,女兒嫡出庶出加起來有五個,實在沒啥可稀罕的,滿月酒都不需要辦,娘家人派個代表來走一趟就能說的過去。

所以,許懷義不去很正常,喬家雖失落,卻也不敢揪著不放,還派了人去參加蘇喆的婚禮,就為了能跟許懷義有機會多說幾句話,套套近乎。

許懷義忙的很,他是儐相,有不少應酬安排,還得幫蘇喆提防著有人暗中使絆子,破壞今日的婚禮,壓根顧不上跟哪個人寒暄攀交情,原本蘇喆還想請顧歡喜跟孩子們也來湊個熱鬧的,他都沒同意,就怕萬一搞事兒,他兩頭兼顧不過來。

顧歡喜也不想去,她最怵人多的地方,認識的沒幾個,坐在席上實在尷尬又無聊,遠不及在家裡自在。<="<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