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尤其兩邊的待遇啥的,對比起來,不免慘烈,這種情況,在停下吃飯休息時,更為明顯了。

那幾位世子爺,啥都不用做,只需躺在寬敞舒適的馬車裡等著便是,自有小廝長隨們去忙碌,他們也不吃伙房裡做的大鍋飯,都從家裡帶了糧食開小灶,肉啊魚啊,可勁的造。

學子們就沒這條件了,大多都是平民百姓,騎的戰馬,穿的盔甲都是學院發放的,不然這身打仗的行頭他們都置辦不起來,更遑論大吃大喝。

他們雖也帶了點吃的,但路途遙遠,還是得指望大鍋飯,可部隊裡的大鍋飯能好吃到哪裡去呢?每個人分倆窩窩頭,再打一碗稀粥就是一頓。

就這標準,有時候也不能保證,糧草緊張的時候,不上戰場的士兵,有一頓沒一頓的,不餓死就行。

他們原本也沒覺得有啥,可眼下有那些權貴子弟們做參照物,心裡頭便有些不得勁兒了。

羨慕又自卑,心酸也渴望,自尊被打擊的七零八落。

這就是同人不同命啊。

許懷義對此,就表現的很是無所謂,自卑是不可能自卑的,誰也別想在這方面碾壓他,甚至,他對那幾位世子爺的做法很是瞧不上,覺得他們幼稚又可笑,明明是個拉攏武將,打入軍營的好機會,偏偏他們自詡高人一等,不肯跟兵士們同吃同住,這下好了,不但人心收買不了,還會硬生生的拉開彼此的距離。

那他們跑這一趟的目的何在?白瞎到手的機會!

說白了,還是太自大自傲。

說起來,孫鈺在這方面就做的可圈可點了,孫鈺也沒有跟兵士們打成一片,但也沒搞特例,他帶來的人該吃大鍋飯就吃大鍋飯,沒有誰挑三揀四,至於他,他吃自個兒徒弟的孝敬。

許懷義生了火,把帶來的鍋餅用鐵絲網架起來烤,外面焦酥時,用刀子切開,塞了滿滿的肉醬進去,辣的,不辣的,各做一個,恭恭敬敬的遞給孫鈺。

孫鈺欣然笑納。

吃完後,許懷義再捧上一杯茶,還有烤的黃澄澄的栗子,給師傅當零嘴,在路上消磨時間。

他們出行都沒帶馬車,休息時,只能打地鋪,或是隨意找棵樹靠著閉閉眼,許懷義出門時準備了防潮用的草甸子,編織的很厚實,躺在上頭,一點不比在車裡差,四周再用雨布遮擋下,也就不遭罪了。

許懷義布置好,就請了孫鈺去休息,他則跟其他人輪流著執勤,順便打聽著隊伍里的八卦消息,他對古代的軍營了解的遠遠不夠,眼下正是摸底的好機會。

第455章 如魚得水

許懷義在隊伍里如魚得水,他充分發揮了社牛的屬性,跟誰都能打成一片,人又勤快,並不是光靠一張嘴皮子忽悠,遇上事兒,他毫不猶豫的挽袖子上前幫忙,沒有半點架子,平易近人得作風,極為受眾人歡迎。

他也不搞個人主義,而是拉著自己的小夥伴們,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儘快熟悉軍營里的生活,為將來打仗能更默契的配合做好準備。

當然,這也是不動聲色交好兵士的機會,給自己在軍營里暗戳戳的培植人脈和拉好感,不是只有巴結那些將軍才叫拉攏人心,底層兵士的力量更不容小覷。

對他做的這一切,孫鈺都看在眼裡,樂見其成,再次慶幸當初自己足夠當機立斷,不顧別人的質疑,主動收了這個徒弟,誰能想到會帶給自己一次次的驚喜,如今,誰不眼熱他慧眼獨具?

與他一起帶隊的馬自誠便是其中一個,羨慕的毫不掩飾,私底下酸溜溜的道,「有徒弟若此,萬事不愁了……」

孫鈺也沒謙虛,很欠揍的點點頭,「確實如此,有懷義在,我啥事兒都不用操心,吃喝,休息,他都安排的妥妥噹噹,連差事兒,都不用我提點,給他做師傅,還真是沒有用武之地。」

說到最後,語氣里滿是遺憾和得瑟。

馬自誠聽的那叫一個恨啊,沖他揮了下拳頭,「信不信你這話傳出去,會被人套麻袋?」

孫鈺哈哈笑起來,「所以我才只在你跟前炫耀嘛,對外人,還是要謙虛的,我倒是不怕被套麻袋,卻不想給懷義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他已經夠叫人嫉恨的了,還是低調點好。」

馬自誠聞言,看著遠處那道跟尋常兵士也照舊談笑風生的身影,感慨道,「這小子,太機靈了,最難得的是,並不讓人覺得油滑討厭,可謂是機靈的恰到好處。」

能拿捏好這其中的分寸,就是本事。

孫鈺含笑道,「這本事,可不是我教的,大約是他天賦異稟吧,不管在哪兒,都能與人融洽相處,在村里受村民們維護信賴,進了學院,受學子們欽佩追隨,做生意,都能交下不少朋友,現在入伍,我真是很期待他接下來的表現了。」

是不是也能一如既往的受人愛戴追隨,若能做到這份上,那他在戰場上就能如魚得水,建功立業指日可待。

馬自誠神情複雜的道,「不出意外,必不會叫你失望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啊,不服老不行啦……」

他頓了下,話題一轉,「你對懷義的將來,是個什麼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