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3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顧歡喜沒接話,主要是南邊閩王和楚王有可能勾結倭寇事兒,她暫時不能透露。

韓鈞又道,「最近約束一下府里的人,儘量低調,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觀望下形勢再說。」

顧歡喜點頭,「楚王府,這算是攤上事兒了吧?」

韓鈞嘆道,「豈止啊,是攤上大事了,也不知道是誰給韓御史提供的那些證據,真是厲害。」

顧歡喜但笑不語。

其他人,也在猜測,韓御史說的很清楚,證據不是他搜集到的,他沒那本事,他只是借花獻佛而已。

要說幹這種事的,最大可能是錦衣衛,但從早朝上建興帝的反應來看,他事先並不知情,再說,真要是錦衣衛,也不會公然拿到朝堂上說。

剩下的另一種可能,就是楚王府的政敵,有理由這麼幹的,皇室中人得嫌疑最大,一時間,幾位皇子人在家中坐,禍行天上來,莫名其妙的站在了風口浪尖上,直呼冤枉。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楚王組織內部有人反水了,或因為利益分配不公,或是察覺到楚王對待自己人太過涼薄狠辣想跳船等等原因吧,總之,不想再跟隨楚王,做那從龍之臣,於是便掀了桌子。

反正,沒有一個人會懷疑到顧家兩口子身上。

真正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夜裡,倆人在車裡一邊吃宵夜,一邊說道此事。

許懷義擼著烤串,嘴裡含糊不清的道,「皇上還是不夠果決,我給他準備的證據都那麼充分了,他竟還猶豫不定,只要眼不瞎,就該知道楚王確實對皇位心懷不軌,況且,他還有幾座大靠山,這種時候,不借著御史彈劾得機會趁機拿下,還等啥啊?真等人家逼宮?」

「可夢是不信?」

「哼,這種事,只要有點苗頭就該斬斷所有可能,信不信的重要嗎?這個建興帝,還真是有點老糊塗了。」

顧歡喜猜測,「大概是忌憚楚王背後的那幾座靠山吧?若他不管不顧的動手將楚王下了牢獄,太皇太后第一個就不答應,那位老祖宗,據說吃齋念佛,低調的很,可再低調,皇上也得喊她一聲皇祖母,一個孝字,就能按的他翻不了身,而且還有劉家,劉家手裡還掌著兵權呢,皇帝敢任性?能不多思量一下?」

許懷義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可錯失良機就是錯失良機,權衡利弊沒錯,但跟覬覦自己的皇位比起來,其他得事兒,都算是小事吧?養虎為患啊,皇上再不拿出點魄力來,哼,且等著被人攆下台吧。」

顧歡喜白他一眼,「按照孟瑤的安排推演,楚王這幾年並未逼宮好不?不是先讓大皇子上位了嘛,就算是撿漏,至少沒爆發內亂。」

許懷義嘆道,「媳婦兒,此一時彼一時啊,孟瑤的上輩子,沒咱倆參與,這輩子,很多事情都改變了,萬一大皇子撿不了漏呢?萬一楚王提早想上位呢?那幾位皇子的資質,我這一年也暗中觀察過了,說實話,都很一般,不管誰上位都很難壓制住楚王,你別忘了,楚王可是暗中養了大量私兵的,真要逼宮,勝算很大!」

顧歡喜擰眉,「朝廷的兵馬就那麼不堪一擊嗎?京城十萬禁軍,難道也擋不住楚王的私兵?」

許懷義解釋道,「禁軍是有十萬,加上西山大營,還有五成兵馬司的人,能湊出二十萬來,可你能保證,這些人還都聽建興帝的調派?誰知道楚王暗中收買了多少人吶,屆時真要逼宮,那些人只要都按兵不動,就夠楚王恣意施為的了,要不然,上輩子,他怎麼成功的?定然除了私兵,還有其他的保障。」

顧歡喜恍然大悟,剛才她忘了這茬了。

許懷義繼續道,「還有那個閩王,盤踞在封地上幾十年,他兒子繼承爵位後,娶得是劉家女,那可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他們天然是同盟關係,這次倭寇進犯,按照目前的線索推斷,閩王十有八九是跟倭寇勾結了,至於意圖,暫且不知,但無非也就是那麼幾種可能……」

他頓了下,聲音冷凝道,「借著戰事發財、擴軍、圈地盤,消除異己,把附近幾個州府,明里暗裡的都劃拉到自家,如此,他可就是這一片真正的土皇帝了,山高水遠,建興帝也奈何他不得。」

「那對楚王有什麼好處?」

「好處多了,閩王打下來的地盤,不得分他一些?就算不分,也可以當成他的大後方,萬一逼宮要起大的戰事,這邊就能幫他提供糧草和兵源,再者,跟倭寇發動這一場戰事,也能趁機消耗朝廷的兵馬,此消彼長,楚王不就更有逼宮底氣了?」

「為了一己之私,聯合倭寇做這種局,簡直是喪心病狂。」

「嗯,他們造太多孽了,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我就想著,建興帝能給力一點,扛住壓力,乾脆把楚王一家直接給弄死得了,如此一了百了,啥私兵,啥閩王,都用不上了……」

顧歡喜無語,「你想的倒是怪好,你覺得可能嗎?」

楚王一家又不是傻子,還能等著建興帝殺他們?

建興帝要真那麼乾脆,楚王必反,屆時,只會讓逼宮的內亂提前幾年上演,怕是到時候,大皇子撿漏得機會都沒有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