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是什麼倒霉體質?

不過話說回來,那幕後之人也太大膽妄為了,在宮裡都敢下黑手,這是有多想嚷許懷義死啊?

竟是連皇宮都不放眼裡了。

想到這一層的,心頭都不免有些沉重起來。

而作為被害的當事人,許懷義倒是一臉平靜無波了,「回皇上,微臣杯子裡的酒水有毒,微臣一時驚嚇過度,失態了,還請皇上恕罪。」

聞言,建興帝似有些好奇的追問,「你既沒喝酒,又是如何知道酒水有毒的?」

這也是其他人想知道的。

不過這問題實在不好回答,畢竟這是宮宴啊,誰來吃飯還敢帶著銀針先驗一下有毒沒毒?

那不是在間接說明不信皇上嘛,皇宮裡,吃喝之前需要驗毒的也就一個人而已,其他人即便驗,也是偷著,擺到明處,就是對帝王不敬。

可明知這問題坑,許懷義也不能避重就輕,只得苦笑道,「不敢欺瞞皇上,微臣是被人屢次三番的下毒暗殺,給刺激的草木皆兵了,如今不管吃什么喝什麼,哪怕在自己家裡用餐,都提心弔膽,沒個放鬆的時候,若不先驗一下,壓根不敢用,實在是被那些人嚇怕了,不如此小心提防,微臣已經死了十幾回了。」

這話說完,大殿裡的氣氛明顯沉寂了下來。

這話題,屬實有些敏感,擱在之前,一桿大臣們不管處於何種考量,都要表一下態度,畢竟兇手實在猖狂,明目張胆的暗害朝廷功臣,無疑也是在打他們的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他們為了自己的安全,也必須要遏制此等行為。

但後來建興帝的一番讓人預料不到的操作,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誰能想到,身為最大嫌疑人的平遠伯,不但沒抓了審訊問罪,還給他兒孫升職了呢?

這代表著什麼,朝臣們又不傻,自是能窺探一二。

再加上剛才封賞時,皇帝雖然沒虧待許懷義,卻也微妙的避開了暗殺這事兒,要說,這才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要給功臣一個交代,安撫他的情緒,如此才能叫功臣更死心塌地的為皇家和朝廷效力,偏便連隻言片語都沒有。

要說這裡面沒貓膩,誰信?

所以,朝臣們裝啞巴,也就不奇怪了。

但總有人忍不了,先是孫鈺這當師傅的,痛斥幕後兇手的猖狂惡性,再是大理寺卿,作為江先生的學生,他天然對許懷義有好感,自身秉性也剛正不阿,面對這種事,當然不會袖手旁觀。

實際上,他早就在暗中調查了,也隱隱查到些證據,只是礙於建興帝詭異難測的態度,暫時沒擺到明面上。

江先生其他幾個弟子也紛紛表了要追查到底的態度。

再就是賞識許懷義的幾個武將,連同所有精武學院的同窗們,皆義憤填膺的請求朝廷把兇手給揪出來,不然,以後誰都敢肆無忌憚的往軍隊裡插手了,這對大雍可是有很大潛在風險和威脅的。

話題升到這高度,朝中一些中立又還算正直的官員也陸續出列。

最後是陸首輔,板著臉,一絲不苟的陳述了一番利弊。

他倒是沒有逼迫皇帝的意思,只是純粹的為正朝綱法度罷了。

而且,眾人都沒有大刺刺的把平遠伯抬出來,算是給皇帝留了顏面。

但對建興帝來說,這麼多人都義正言辭的要求追查兇手,就是在質疑他包庇,逼他下旨去審問平遠伯。

不過,他心裡再不痛快,面上也不會顯露分毫,相反,還得順應大勢,非常乾脆痛快的應下來,甚至命刑部和大理寺聯合查案,以彰顯他的公道嚴明,絕不會寒了功臣的心。

看到這樣的結果,眾人自然高呼「皇上聖明!」

皇帝滿意點頭。

君臣和樂,大殿一片祥和。

許懷義垂著頭,嘴角譏諷的勾著,嘴裡謝恩的呼聲,卻喊的比誰都高,都要誠心實意。

雖說出了這個小插曲,但慶功宴照舊,歌舞昇平,仿佛剛才的變故沒有發生過一樣。

只大殿裡少了些人,牽扯到操辦宮宴的,皆被帶了下去審訊,等待著他們的不知是什麼下場。

許懷義回了座位,神情平靜,心裡毫無愧疚感。

剛才說中毒,其實是他故意的,是他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為了逼真,他甚至連孫鈺和李雲亭都瞞下了,就怕他們配合不好,反倒是露餡兒,再被牽連進去。

但操辦宴席的人被審訊,也不算冤枉,他們給他的酒水裡是真的下了藥,卻不是立刻斃命的毒藥,那樣太容易暴露,畢竟他一旦發作,又是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建興帝再想包庇孟瑤,也包庇不了。

所以,他們下的是一種能讓人精神亢奮類的藥,一旦服下,情緒很容易激動的不受腦子控制,混在酒水裡,旁人也只以為是他喝醉了失態而已。

在這樣的場合失態出醜,他就算是功臣,也會被問罪不喜,那他用命博來的前程也就到頭了,他這一年所有的努力,也化為烏有。

還會淪為京城的笑話。

這比直接殺了他,還要誅心。

所以,他將計就計,往酒杯里又撒了一點真正的毒藥,本來帶毒藥來,就是要做個局坑孟瑤一把,誰想,跟她撞上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