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527章 服用丹藥

內閣的反對,讓太子很是煩躁,本來苦熬多年終於能做上儲君之位,該是意氣風發才是,誰想一上台就要接管這樣的爛攤子,他費心提出解決辦法,卻無人支持,還各種挑刺嫌棄,仿佛他的主意有多餿似的,這叫他情何以堪?

他再壓制不住心底的戾氣,羞惱成怒的吼,「這不行,那不行,那到底怎麼辦!難道就這樣乾等著?你們覺得孤的法子不行,那你們倒是說啊!」

見狀,陸首輔下意識的皺眉,這幅無能咆哮的樣子真叫人失望,太子的儲君風度何在?

孫尚書心裡也無力的嘆了聲,若不是沒有更合適的選擇,是無論如何也不該選這位上台啊,占了嫡又如何?這為君的能力屬實堪憂。

其他另外閣老則低著頭幸災樂禍,就這點本事,太子之位能坐穩才怪了,以前真是高看這位了,裝的都是有模有樣的,敢情全是立的人設。

只有周閣老無奈的回應,「太子殿下息怒,此事頗為複雜,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需得考慮周全,仔細掂量,否則,必會引起京城動盪、民心不穩。」

太子一甩袖子,冷笑道,「就是太慣著他們了,低賤的商戶而已,如今國朝有難,讓他們出點銀子共度難關,就一個個的不肯配合,以後還敢指望他們什麼?不想開門迎客,那以後乾脆都不要幹了,少了那幾個商戶,孤不信,京城就能亂了?他們有那麼大臉嗎?」

聞言,陸首輔看他的眼神都不對了,這上位才幾天啊,怎麼就如此輕狂了?

他肅容提醒,「太子請慎言,商戶也是我大雍子民,何來低賤一說?而且,他們並沒有拒絕朝廷多徵收商稅,只是不願意再捐銀子罷了,捐助一事,本就是奉行自願原則,誰也不得強迫,所以,也就無所謂不配合,至於他們如今關門歇業,這更是他們的自由,便是朝廷,也不好過多干涉。」

一條條駁斥甩到太子臉上,頓時令他更加羞惱難堪,但礙於陸首輔的身份,他沒法動怒,只得擠出一抹僵笑認錯,「首輔大人說的是,是孤思量淺了。」

見他這樣,陸首輔不好再多說什麼,轉頭問其他幾位閣老,可有什麼良策。

支持晉王和祁王的兩位閣老巴不得看太子笑話,這會兒,就是有良策,也不會說,更何況,他們也沒有且行有效的好主意,便敷衍的說了幾句廢話。

倒是周閣老提了建議,只是這建議,多少有些損,把壓力甩給了孫尚書。

「孫大人,聽說你那徒孫在精武學院時,頗有急智,生意做得也不錯,不若找他來問問?」

孫尚書心裡一跳,面上不動聲色的謙虛道,「你說懷義啊?他是農家子出身,有什麼生意可做?不過是為了養家餬口,小打小鬧而已,所謂急智,也都是為了生存抖小機靈,周閣老太抬舉他了,他可當不起,行軍打仗的武將,連四書五經都沒背下來,找他問政,能問出什麼?可別叫來耽誤諸位的時間了……」

周閣老不肯放棄,步步緊逼,「孫大人這也太謙虛過頭了,如今滿朝文武,連京城百姓都算上,誰不知曉許將軍的威名和本事?在戰場是福將,在商場上也必不遑多讓,從青州到京城,短短兩年多時間,生意就做到現今的規模,這可不僅是有急智啊,這是大才!」

「周大人……」

「哎,孫大人別急,聽老夫說完嘛,前年鬧旱災,那麼多災民無家可歸,偏國庫空虛,難以救濟,孫大人當時還在戶部,對此合該最有體會,滿朝文武誰不發愁?可後來,許將軍略施小計,便解了此困,堪稱是神來之筆,至今都叫老夫念念不忘啊,有這等本事,孫大人就不希望他為國出力、報效朝廷?」

還不等孫尚書開口拒絕,太子激動的接過話去,「是啊,許將軍的本事,孤也是清楚的,他和蘇喆是同窗好友,蘇喆經營的很多生意,都是他出的點子,收入頗豐,有點石成金的能力,不若詢問一下他的想法?」

話說到這份上,孫尚書再推辭,那就太不知趣了,還會替許懷義得罪人,於是,只能應下。

不過他也給許懷義留了退路,就是問問,有解決辦法最好,沒有,也不是罪過。

畢竟這本來就不是許懷義的責任。

太子達到目的,施施然走了。

周閣老緊跟著離開,只剩下陸首輔和孫尚書後,倆人對視一眼,各自無奈的嘆了聲。

「太子他……」陸首輔先開口,斟酌著措辭,「似乎,與之前大不一樣。」

孫尚書意味深長的道,「大概,是因為終於心想事成了吧?」

到底是得意忘形還是本性暴露很難說,或許,兩者都有,那更悲催。

陸首輔憂心忡忡的搖了搖頭,「皇上該帶在身邊,手把手教一教的……」

宮裡的皇子四五歲就啟蒙,教授他們讀書的無不是飽學之士,哪個都不傻,但真正的為君之道,書里講的那些就淺顯了,要窺懂這其中的深意和奧妙,只能帝王傾囊相授,包括一些理政和御人的經驗。

但顯然,太子在這方面還很欠缺,而建興帝似乎又不想管,他們做臣子的就難免要辛苦了。

孫尚書低聲道,「皇上如今,哪還有精力教導太子?便是有,怕也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