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阿鯉玩的最瘋,不過有焦大夫看著,每天背誦中藥知識倒也堅持不懈,且她種植藥材也越來越得心應手,能輕鬆掌握好使用眼淚的分量了。

本以為日子會這麼愜意的過下去,然而,一封從東邊八百里加急的戰報,打破了平靜。

平叛大軍竟吃了敗仗。

之前雖然久攻不下,但也沒吃太大的虧,兩方算是膠著狀態,各有勝負,至少我短期內,誰也拿誰沒有辦法。

但從長期看,還是朝廷的軍隊更有利,畢竟若只圍不攻的話,耗也能把城內的叛軍給耗死。

就是時間長短罷了。

所以,哪怕叛軍人數不少,又挾裹了很多百姓加入,朝廷在最開始,也沒有太過驚慌,只是煩憂糧草短缺的問題。

可如今,卻大敗,這就沒法再淡定視之了。

這是心腹大患了啊!

要知道,朝廷前後一共派了十萬大軍去,其中一半還是抽調的精兵,而叛軍是啥?說難聽點就是草台班子,怎麼可能是正規軍得對手?

然而,現實就是這麼打臉。

朝廷輸得很難看,被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的人馬給前後夾擊了,大晚上的,營帳被突襲,現場還用了炸藥,到處都是慘叫聲,死傷無數。

孫鈺也受傷了,雖沒有生命危險,可也短期內沒法再下床。

消息傳到京城,朝堂為之譁然。

建興帝沒上朝,太子監國,坐在龍椅的下首,看完戰報後,臉色變得極其難看,當場就按耐不住發了一通火。

火氣自是衝著平叛大軍去的,言辭之間,就差罵他們是窩囊廢了,叛軍最開始是五萬左右,所以朝廷也派了五萬去,後來戰事不順,朝廷急著結束這場戰亂,因此又大方的派去五萬,如此,光靠人數,按說也能碾壓叛軍才是。

可事實上,卻被對方摁在地上摩擦了。

這說明啥?說明己方無能啊!

太子焉能不發火?

尤其他這位子坐的還不夠穩,最煩的就是各處生亂子,偏偏各處就是不消停,他的修養和耐心,在這大半年裡幾乎耗盡了,猶如困獸一樣,一點刺激,就會忍不住紅著眼咬人。

他狠狠斥責發作了一番,讓內閣和朝臣儘快拿出個應對意見來。

朝臣們能說啥?

只能繼續派人去平叛,總不能也和談吧?

那可是反賊,就是想招安都很難,誰讓人家已經成了氣候,還占據上風了呢,尤其叛軍得背後很可能是楚王,那就更沒希望跟朝廷和解了。

但是派誰去,還能抽調多少人手,糧草從哪兒來,這又是些難以解決的問題。

朝堂上吵作一團,說什麼得都有,就是沒個拿正經主意的。

最後,有人提及了許懷義的名字,詭異得是,竟得到了大半朝臣的支持。

那些不支持的,也沒反對,而是保持了沉默。

於是,去支援的帶兵將領就這麼定了下來。

許懷義接到聖旨時,一點沒意外,就是鬱悶,今年又不能在家守著媳婦兒孩子過年了。

還有更鬱悶的,整合隊伍要出發時,祁王也不知道抽哪門子的瘋,主動跟建興帝請求,也要跟著去平叛,還高調的立了軍令狀,不把叛軍亂黨一網打盡就不回京。

建興帝痛快答應了,還表揚了一番,夸祁王有太祖之風範。

太祖是誰?那是開國皇帝,南征北戰,平定天下啊,有他的風範,這是多高的讚譽?

一時間,祁王還沒去打仗呢,就風頭大盛,好像已經凱旋歸來了一樣。

許懷義差點沒氣死,關起門來跟顧歡喜吐槽,「還嫌大雍不夠亂嗎?啥事都摻合,祁王腦子裡裝的都是草吧?他以為這時候去平叛是立功的好機會?還是想趁機奪了兵權好回京廢除太子?真是個棒槌啊,肯定又被楚王的人洗腦了……

他也不想想,自己跑去打仗,京城真有啥事兒,等他回來,黃花菜都涼了,還輪得到他上位?

再說,他懂打仗嗎?要是去了前方瞎指揮一通,特麼的,那還平叛啥啊?乾脆擺爛算了,至少還能保住大家的小命。

就怕他急著立功,逼著將士們衝鋒陷陣,那可就太坑了。

建興帝也是老糊塗了吧?他自己兒子是個啥樣心裡沒點數嗎?這種棒槌也往戰場上送,就算再想捧起來跟太子分庭抗禮,也得顧及一下大局吧?

太子竟然也同意了,呵,怕是想趁機在戰場上放冷箭殺人吧?

就算他殺不了,楚王估計也會暗中幫一把,再扣在太子或是晉王頭上,到時候,朝中更有的亂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