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孫尚書幽幽的道,「我也想過,可宮人們好愚弄,羽林衛的將士難道也分辨不出那些騙人的把戲?

還有冬雷,這又怎麼解釋?」

陸首輔瞬間不說話了。

孫尚書疲憊的嘆了聲,「先不管這些了,當務之急,還是要問明皇上到底為何……」

駕崩的如此令人猝不及防啊!

陸首輔點了下頭,心情沉重,這才是大麻煩。

倆人召集了朝中幾位有資格議事的大臣,還有齊王,一起審問今晚當值的御醫,還有伺候皇帝的太監。

御醫們心裡發苦,在宮裡當差,最緊要的就是嘴巴要嚴,尤其牽扯到皇帝的身體狀況,那更是一個字都不能說,可眼下,再不說實話,很可能就要人頭落地了,他們也只能和盤托出。

不然,誰能擔起謀害帝王的罪名?

御醫拿出建興帝的脈案,脈案上記錄的很詳細,病情從何而起,又何時加劇,用了什麼藥物,皆有文字說明。

這都是證據!

但這些證據,卻不足以解釋建興帝暴病而亡。

為了不擔責、落個誅九族的下場,御醫只得戰戰兢兢的說了丹藥和心魔的事兒,這兩樣,都沒記在脈案里。

因為都有損帝王威嚴。

尤其丹藥,那是明令禁止的,前朝盛行服用丹藥延年益壽,可太祖對此深惡痛絕,打下天下後,就明確說過,皇室子孫不准以任何理由碰丹藥。

建興帝偷著服用,這就是違背了太祖的意願,是不孝,哪敢讓其他人知道?

至於心魔,那就更荒唐可笑了,謀害功臣,功臣沒死,他倒是還怕上了,這像個帝王樣兒嗎?

御醫們好像怕這些還不夠,又哆哆嗦嗦的說了今晚打雷的事兒,這也是建興帝駕崩的重要誘因。

雷聲一響,建興帝就面如死灰,近乎崩潰了,嘴裡含混的叫著什麼,他們也不敢追問,恨不得當個聾子,之後又拼命揮動著手,像是被髒東西附了身一樣,滿眼都是恐懼和癲狂,他們就更不敢看了,見過帝王這麼不堪的一面,還能有命在?

這些話,御醫們就不敢詳細描述了,但其他人都心知肚明。

朝臣們個個神情凝重,心頭複雜,這要怎麼解決?

內閣找齊王商議。

齊王卻只顧著跪在建興帝床前痛哭,時不時的還要暈一場。

無奈之下,只得將太后搬出來,最後商量了稍微體面的說辭,摒除心魔和丹藥,對外宣布,建興帝是得了急病,才這麼毫無徵兆的駕崩。

沒有陰謀算計,就是意外事件。

年紀大了,又疾病纏身,急病突發,沒救過來也不算奇怪。

但這也就是糊弄一下百姓,朝臣們是不信的。

不過,信不信的也不重要了,誰還敢追究不成?

至於皇家,宮變之後,都沒幾個人了,誰還有心思折騰?

於是,建興帝的死因,在權衡利弊、綜合考量後,就這麼成了定局。

接下來,就是操辦喪事,擁立太子登基。

齊王不濟事兒,內閣就順理成章的接過了重任。

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唯獨因為錯過了最佳封口時間,導致流言肆意,等想再封鎖消息時,已是晚了。

況且,這等神神鬼鬼的事兒,也沒法完全禁止傳揚。

打雷放火,京城百姓都見了的,能咋瞞?

不過,最要命的還是鬼差出現,朝臣們半信半疑,百姓們卻是深信不疑,皇帝不就是被鬼差抓去了嗎?

這就是鐵打的證據啊!

人們一邊為建興帝服喪,一邊暗戳戳的說他的八卦。

建興帝死了,哪怕朝廷給了遮羞布,但他在民間,依然沒落啥好名聲,只是礙於地位懸殊,都不敢明言而已。

許懷義滿意了。

他就是要毀了建興帝的身後名,別以為死了就能一筆勾銷,當初做過什麼,他不能明著審判他,為自己討公道,但也絕不會由著他什麼代價都不付出。

一條命哪夠啊?

他為大雍掏心掏肺,對元家的江山也算鞠躬盡瘁,還對他們皇家子孫有恩,可最後落的個啥下場?

被奪權,數次暗殺,差點媳婦兒孩子都一鍋端了,若沒房車在,他們一家絕對活不下來。

如此薄情寡義的帝王,憑啥讓百姓敬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