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朝律法,那些契書的所有者是常氏,徐家只有代管權。倘若要易主,須得由常家派人當著司籍錄事的面遷名。
是以那契書現在還是常氏的名字,只是代管一欄填的是徐六爺的名字。而徐復禎作為常氏的獨女,本人出面即可遷名。
那王錄事將契書的戶主之名都改成了徐復禎的名字,蓋上了府印。可是對著那代管人一行卻犯了難:徐復禎長居京城,又沒有出嫁,按理說仍該有個代管人。
他想了想,還是問徐復禎道:「敢問徐姑娘,這代管人可仍是徐六爺?」
王錄事是個人精,早看出來說了算的人是坐在正位的徐復禎,便直接越過了大老爺來徵詢她的意見。
他這一問卻問到了關鍵點上。徐家的老爺們都豎起了耳朵,聚精會神地看著徐復禎。
要是處理得不好,徐家這麼多人恐怕不會將契書安然地讓渡到她手上。
徐復禎取過蓋碗啜了一口茶,這才開口道:「方才王錄事遷名之時我數了一數,撫州一地總共有田莊十二處,商鋪四十二間,作坊十七間。我身在京城,自然管不到撫州這麼多事務,屆時還是有勞各位叔伯代為管理。」
她眼睛在各位老爺身上逡巡一番,復道:「我打算請兩位叔伯幫忙分管這些產業。作為回報,我會將每年的利潤分成三份,我得六成,分管的叔伯各得兩成。」
徐家的老爺們聞言炸開了鍋,紛紛議論道:
「從前這些利潤可是全歸徐家!」
「辛苦一年,才得兩成利潤,誰愛干誰干!」
「哼,我看啊,還不如保持原樣,在大哥手裡管著好了!」
……
徐復禎清咳一聲,道:「那兩成利潤歸個人所有,不充進徐家的。」
徐家的老爺們又是紛紛對視,嘴裡雖還在抱怨,心裡卻飛速算起了帳:
就算一間鋪子一年利潤三百兩,四十幾間鋪子一年也有上萬兩的利潤。加上田莊和作坊的收成,便是只分兩成自己也能拿到三千兩一年。
徐六爺管著這些鋪子的時候,漏進其他幾房的銀子一年有三千兩嗎?可恨大房悶聲發了十年的財!
九老爺率先道:「我同意,我來管!」
其他老爺連忙爭先恐後地喊道:「我管,我管!」
徐復禎又道:「看來各位叔伯很認可我的方案。不過在確定是誰接管之前,我還要先提一嘴潤州的分配。」
潤州的鋪子現在還是徐六爺管著的。
若論不便,無論是撫州還是京城管潤州都很不方便,因此徐家也沒有理由抓著潤州的打理權不放。徐復禎打算到時候請常家派個管事收管潤州的鋪子,到時候她就能直接控制那些產業。
不過眼下還是需要穩住徐家人,不能直接把潤州的產業從徐家手裡剝離。
徐復禎道:「潤州離撫州也不近,所以潤州那些商鋪就不勞叔伯們打理了,只請一位長輩代我監管著便是。那頭的利潤,依舊是分兩份,我得八成,代管的長輩得二成。」
潤州是常家的地盤,那頭陪嫁的產業自然比撫州要多,那二成自然也是比三千兩要多的。
徐家的老爺們不由眼熱起來,都想爭一爭潤州的監管權。
徐復禎卻笑道:「五叔祖母怎麼沒來?」
這種事情讓女人來幹嘛?
五老太爺此刻卻表現出了難得的機敏,忙遣人把方氏傳了過來。
穿得花枝招展的方氏不知所措地進了前廳,有些拘謹地坐在了五老太爺身邊新加的椅子上。
她雖是長輩,因是五老太爺的填房,其實年紀並不大,乍見這種場面還有些手足無措。
徐復禎卻看著她笑道:「我想請五叔祖母代為監管潤州的產業。」
徐家這麼多人,唯有方氏一個外姓人對她表露了善意。徐復禎樂得抬舉她,也免得五老太爺動不動就打她。
方氏還沒明白過來怎麼回事,其他老爺紛紛像點燃的炮竹一般反對道:「這怎麼成?放著一屋子大老爺們不要,給個女人管錢!」
「女人怎麼了?」五老太爺站了起來,中氣十足地喝道,「女人你們也得喊她一句嬸娘!我看七丫頭這安排得挺好的,誰反對就是跟我過不去!」
沒想到這富貴先落在了五房頭上,五老太爺吹鬍子瞪眼,力圖以長輩的氣勢鎮住反對的聲音。
九老爺見風使舵,趁著眾人反對的當口向徐復禎賣好:「我看行!既然定下了潤州的事,再把撫州的也定了吧!」
一聽到撫州的人選,方才還在抗議的老爺們便熄了火,生怕惹怒了徐復禎討不到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