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晉被大阿哥揮了一下,以致流產,與她有什麼相干,惠妃不服:「臣妾自然知道。」
「知道你還指使懷孕不滿三個月兒媳去廟裡還願。」
太后早就想說了,忍到現在終於爆發:「還願之後,又折騰她去祈福。皇上是真龍天子,福氣大著呢,此戰必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用她去祈福?」
太后瞪著惠妃:「大福晉流產,是被大阿哥揮了一下沒錯,你這個親婆婆就沒毛病嗎?若不是身子虛,胎沒坐穩,又怎會說流產就流產。五阿哥妾室劉佳氏冬天滑了一跤,也只是見了紅,再過兩個月都要生!」
惠妃捏緊帕子,她以為大福晉生過四個孩子,不是那沒經驗,身子又向來皮實,這才連著讓她去了兩回寺廟。
見惠妃漲紅了臉,似乎要強辯,本來不想說的話,也被太后給講了出來:「這事我與皇上商量過,不必再議。皇上讓我給你帶句話,管別人的閒事之前,先管好自己。」
這下惠妃的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好像開了染料鋪子,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皇上到底沒趕上平妃喪儀,在前幾日揮師北上,二征噶爾丹。
歷史上,康熙皇帝二征噶爾丹,一共帶了六位皇子,即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說是讓諸皇子分管八旗大營的事,其實就是帶過去鍍金刷軍功,為日後封爵做準備。
其中大阿哥和三阿哥年紀大,表現最為突出,在康熙三十七年的大封中得郡王爵。
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和八阿哥封為多羅貝勒。
而這一次,因為國庫欠債催繳之事,原本應該跟去刷軍功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都被留在了京城。
仍舊跟去的三個阿哥,是標準的太子黨。五阿哥和七阿哥在九子奪嫡中始終保持中立。
戰事並不會因為少了這三個去鍍金皇子,有多少改變,而若干年後的九子奪嫡,卻可能會因此變得不同。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不同,恐怕也將改變歷史走向。
皇上御駕親征,本來安排太子監國,但冬季正是疏浚河道的時候,太子忙得脫不開身,皇上便將明珠留了下來,讓他輔佐太子監國。
石靜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被留下來的明珠卻叫苦不迭:「監國是個費力不討好苦差事,讓我監國,還不如去西邊吃土呢!」
「皇上不在,索額圖也不在,咱們留下豈不更好?」與明珠愁苦相比,大阿哥要樂觀得多。
「好?好什麼好!」明珠懶得跟大阿哥繞彎子,直言道,「正因為皇上不在,索額圖也不在,我才不得不盡心輔佐太子,直到王師凱旋。」
大阿哥越發聽不明白了:「這是為何?」
見他還沒轉過彎兒來,明珠深深吸氣:「皇上不在,太子監國,太子監是的誰國,是皇上的國,是大清天下。這時候拆台,拆的不是太子台,而是皇上的台,大清台!」
「那不是什麼都做不得了?」大阿哥不甘心。
明珠無奈點頭:「我這段時間盡心輔佐太子,你帶著四阿哥和八阿哥好好辦差,爭取早些完成。」
趕緊從坑裡爬出來干正事。
六年前隨皇上御駕親征,他太年輕,犯了貪功冒進毛病,非但沒有撈到任何軍功,還落下一身的埋怨。
這六年,他把什麼都放下了,大福晉生老三和老四的時候,他都在軍營,沒能及時趕回來。
六年曆練,六年籌謀,六年臥薪嘗膽,只為再征噶爾丹時立下不世之功,封狼居胥。
誰知六年過去,皇上再次御駕親征,卻把他留在京城討債。
債討回來用於治理河道,給太子做嫁衣裳,大阿哥能盡心才怪:「討債太得罪人,我才不干,丟給老四和老八。」
明珠瞪眼:「皇上交給你的差事,你接下就要盡力,怎麼能全丟給別人?討債不是小事,得罪人倒在其次,怕只怕一個不慎鬧出事端,傷了皇上的面子。」
四阿哥才過弱冠,八阿哥還沒成年,萬一搞砸了,皇上只會跟大阿哥算帳。
大阿哥這些年的精力全放在了軍營,哪裡懂討債事,只和老四,老八一起核算那幾箱欠條都要煩死了。
這會兒聽明珠說教,更加煩不勝煩:「知道,知道,明日我便過去!」
說完不等明珠反應過來,拂袖離開。
皇上御駕親征,把索額圖幾個也帶走了,太子忙著河道總督府事,擔子全都壓在了明珠一個人身上,實在沒有精力事事為大阿哥周全。
於是在平妃葬禮過後,明珠接到御史彈劾,說大阿哥在孝期於家中宴飲,還找戲班唱堂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