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雨,「……」
眼睛好像會了,手好像不大會?
---
這般忙活了幾日,在宋景韞這個學習小能手的幫助下,江米夏順利做完了這套小老虎的泥偶,放在了陰涼處風乾,等著到時候連圖樣一併都送到縣城去。
江春雨日日都跟著宋景韞學做泥偶,仍然是一無所成,一個泥偶都沒做出來。
但是他捏了一隻泥碗出來。
個頭不小的海碗,從形狀上來看,倒也有模有樣。
江春雨準備晾乾了後,放在屋子裡頭,隨便盛些東西,畢竟是自己忙活了好幾天才摸索著做出來的東西,不至於浪費了去。
江米夏見狀心裡頭多少有點遺憾。
這黏土手感不錯,若是有人懂得燒陶製瓷,便能把這些黏土都派上用場,順便帶動一下整個江家村的經濟。
不過她不會這些,江家村,乃至附近幾個村都沒有人會這個技藝……
這件事,只能處於想想的狀態。
中秋近在眼下,家家戶戶,忙碌起來。
種的早的豆子,芝麻,已是到了收穫的季節,拿鐮刀割下來,擱在院子裡頭日頭底下曬的足夠干,讓豆子和芝麻從莢中脫落,再用掃帚或者木槌拍打,確保所有的豆子和芝麻都能脫落,再去除掉所有的枝杈和莢,留下乾淨的豆子和芝麻。
江米夏家只種了棒子,眼下還沒有到掰的時候,便只幫著大房江有福家做些活,剩下的時間,則是準備著過中秋的東西。
八月十五前,照例是要回娘家一趟的,拿些細軟的點心月餅一類的,孝敬爹娘。
江米夏雖然已經成婚,但因為是招婿,不涉及到這件事,劉氏則是需要回一趟劉家莊。
劉家莊在縣城北面,離江家村不算近,一來一回,緊趕慢趕,也得一天的功夫,尋常回去時,頂多只能在家吃個晌午飯。
劉氏因為這個,一直有些遺憾,覺得回家探望爹娘的時間實在是太少。
而今年因為地裡頭暫時沒什麼活,江米夏又成了婚,人也不再痴傻,劉氏便決定去娘家住上兩日再回來。
江有成自然不反對,甚至提出來,跟劉氏一同前往,同時也往家裡頭多買些東西。
今年家中日子富足,手頭寬裕,給岳丈一家盡孝心,在江有成看來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劉氏心中欣慰,便帶著江有成一併雇了牛車往娘家去。
沒帶江米夏和宋景韞。
原因是外祖一家房屋也不多,都回去的話,得騰兩間屋子出來,又是一住好幾日的,外祖一家必定得好好款待,的確麻煩的很,不如只有他們兩個先回去,等過年的時候再一併去外祖家。
尋常農家做客,得考慮到對方的承受能力,他們一家四口都去小住的話,的確會給旁人造成一定的麻煩。
即便那是外祖家,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們不介意,也得惦記著舅母們的想法,這是身為人必須要有的分寸。
江米夏頗為理解,清晨時和宋景韞一併送了劉氏和江有成出門。
而後便和宋景韞一併,將院子收拾了一番,又餵了餵後院裡養著的雞。
「娘子,我需要做點什麼嗎?」宋景韞問。
笸籮和竹筐,因為宋景韞現在編織手藝比江有成還要熟練的緣故,已經編了許多堆在房中,足夠兩三個集市賣的。
從昨天開始,江有成便讓宋景韞停停手,先歇一歇。
這一歇,宋景韞還真是覺得有些無聊了。
「嗯……」江米夏也不知道該派什麼樣的活給他,最後想了想,「去河邊挑幾桶水回來吧,我去菜地里割點韭菜,咱們晌午吃韭菜豬肉餡的餃子。」
餃子很好吃。
他很喜歡吃。
「好。」宋景韞興沖沖點了頭,拿著扁擔和木桶出了門。
昂首挺胸的。
說起來,這是他第一回 獨立去河邊挑水,一定要好好完成任務。
讓娘子放心!
宋景韞足下生風,步子走的也快,路上碰到同村的長輩,皆是笑著打招呼。
而江家村的人,見宋景韞自到了江家村後,乖巧聽話,做事斯文,又一心一意的為江米夏家中做事賺錢,也都喜歡的很,打招呼之餘,都誇讚兩句。
宋景韞笑的眉眼彎彎,這步子越發快了一些。
出了江家村,一路便往河邊走。
而此時一個人影,正沿著田間的小路,步履匆匆。
時不時停了下來,用手擦一把因為走得太急太快而冒出的汗珠,再看一看手中的羅盤,嘟囔起來,「紫氣越來越濃郁,應該是這一片了……」
話音落地,那人抬頭張望時,瞧見了挑了扁擔迎面走來的宋景韞,頓時喜出望外,「小郎君!」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