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門相公是錦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手藝的傳承,素來都是謹慎又謹慎的,對於能夠接衣缽的人也是謹慎又謹慎,生怕多一個人知道。

這樣的做法的確是能夠保准一些手藝不流失到外人手中,但同時也極大限制了生產規模,對於她現在想要達到的效果,顯然是不可取的。

江米夏道,「爹的擔心我明白,也有必要,不過咱們尋人來做活時,可以尋咱們同村之人,白紙黑字的簽上字據,明確規定再咱們家學手藝的話,需得在咱們家做夠多少年的活,不得再去旁處做同樣的活等類的。」

「否則的話,便需將以前所有的工錢全部退還,且賠償咱們的損失,如果有人違反,咱們便可以拿著這字據到衙門去告,有衙門和律法在,估摸著旁人也不敢故意生事兒。」

「我知道爹也是怕旁人學會了這些手藝,到下一輩的時候,咱家沒了營生,但咱們雇了人,編更多的東西,賺更多的錢,用不了多久的功夫,便能把這輩子編筐的錢給賺回來,可以給下一輩置辦足夠的田地產業,而下一輩可以繼續把產業給發揚光大,可比只守著這編筐手藝好的多呢。」

「爹不妨算一算這筆帳,看看哪個能划算?」

第59章 收學徒(上架加更)

聽江米夏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江有成撓著頭皮想了好一會兒,最後抬了頭,看向劉氏。

劉氏把碗中最後一口米粥吞了下去,幾乎沒有絲毫的遲疑,「我覺得閨女說的對。」

自江米夏醒了之後,這人是越來越機靈,但凡說的話也越來越有道理,按照她的話去做的事兒,也幾乎沒有一個不賺錢的。

現在江米夏想著辦個作坊起來,劉氏覺得,沒什麼問題。

眼下這事兒,劉氏同意了。

宋景韞那更不必說,素來是自家閨女說啥,他就是啥的。

江有成再無半分猶豫,也點了頭,「成,就按閨女說的來,不過待會兒我得去跟里正說說這事兒,此外呢,我也想著咱們往後要開這作坊的話,要不要每年拿出來一部分錢,捐到村子裡頭的祠堂,給那些孤寡老弱的添補些?」

同宗同姓的在一個村子,時常是誰家富裕了,稍微拉扯一些其他人,誰家有事兒了,旁人也會幫,遇到誰欺負村子裡頭的人,那都是全村老小一起上。

這便是宗族。

族內的這些事江米夏了解的不多,但人情世故方面她卻也知道。

仁心善行是好事,也是拉攏人心,樹立威望的好辦法,家中的生意往後肯定還要越做越大,從一開始就做好一些事,遇到特殊狀況時,族人也能幫著伸頭。

「就按爹說的。」江米夏道,「我只知道如何做生意賺錢,人情世故上的事兒我不大懂,爹看著辦就行。」

哪裡是不懂,不過就是讓他這個當爹的臉上添光罷了。

江有成嘿嘿笑了笑,把碗中的酒給喝了乾淨。

第二日吃罷早飯,江有成去尋了江正信,說自家想開個作坊,從村中僱人做活,以及作坊賺的錢每年往村中祠堂捐上半成的事兒。

「這可是好事那。」

江正信一聽這個,滿臉都是笑,「村子裡頭的人能做活賺錢,祠堂這裡每年還能得半成的捐款照顧那些孤寡獨居的老人或者婦孺。」

「有成哥,你這說的是自己想賺錢,可也算是給村子裡頭辦了一件大好事兒呢。」

「可千萬別這麼誇我。」江有成嘿嘿笑了笑,「這不還得勞煩著你這邊,幫著把這事兒給張羅一下,都給大傢伙說一聲,看看誰家的年輕後生願意做這個營生的,就來我家了解一下情況。」

「成,這事兒你別管了,我幫你張羅。」江正信滿口答應了下來,並在晌午邊兒的時候,敲了銅鑼,等村民都集中到祠堂門口時,說了江有成家要雇幹活的人,付費收編筐學徒的事兒。

注意,是給編筐學徒工錢,不是編筐學徒給他們家交錢。

這消息一出,江家村跟炸鍋沒什麼兩樣。

「這江有成,腦子應該沒事兒吧。」

「咋個說話呢,人家收個學徒,就說人家腦子有事兒,我看你才是腦子有事兒,說出這種話。」

「別著急別著急,我就是說這事兒,這有手藝的恨不得捂得跟什麼似的,就算想著帶徒弟的,那也是讓學徒交些孝敬錢,才能跟著學手藝的,這江有成不但不收錢,還要給學徒發錢?」

「你要這麼說,的確是有些稀奇,這是真的嗎……」

「哎呀,想那麼多幹啥,去人家家問問不就得了嘛,你看看你們,要交錢學手藝的說人家黑心,這給錢學手藝的還要問為啥,真難伺候,人家江有成家願意出工錢,還不是因為人家一家子人都是善心人?」

「就是就是,做人得知道感恩才行呢,也別在這兒瞎猜,去問問人家江有成家,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哎哎哎,你們別這會兒去,咋的也等著吃完飯再去,這會兒都圍著去,像啥話……」

農家人規矩,不是做客,吃飯的點兒不上門,有想在人家家吃飯的嫌疑,要避諱一二。<="<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