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爐中的火,燃了足足一晝夜的時間。
依朱永武的經驗來說,這些柴品質一般,又是新窯,在燒制的時候有些控制不大好火候,這次燒出來的東西,能有一半左右的合格品,就算成功。
且合格品裡面,品質估摸著也是不大高,頂多就是拿到鎮上的鋪子賣個中等的價格而已。
不過朱永武盤算過,即便是這樣的話,整體算下來,應該是不虧錢的。
第一次燒窯,能不虧錢也算可以。
抱著這樣的心態,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等窯爐晾了足足兩日後,將裡面的匣缽一個一個搬出來。
江米夏和宋景韞,以及江春雨也在一旁幫忙。
待所有的匣缽都端了出來,擺放了一地後,朱永武深吸一口氣,打開了身邊最近的匣缽。
是一個十分尋常的純釉乳白色的瓷碗。
平整光潔,釉質均勻,色澤度好,聲音脆且亮,形狀上也沒有變形,不顯眼處,略有一兩個因為縮釉產生的針孔。
整體來說,品質不錯。
「上等品。」朱永武有些興奮,招呼江米夏他們一起打開剩下的匣缽。
第一次燒窯,數量和種類都不算多。
大、中、小號的碗,一共有七十個,瓷盆有二十多個。
查看之後,上等品占了六成,中等品兩成,次等品一成,還有一成是出現裂縫的的失敗品。
成品能占九成,且上等品能占六成,這簡直出乎朱永武意料!
「看我說吧,一定能成的。」江春雨笑嘻嘻道。
「是是是,你說的都對。」朱永武這會兒也是高興的很,將那些瓷器都規整了一番,接著跟江米夏商量去賣瓷器的事兒。
先前合作的時候兩邊各有分工,朱永武這裡負責窯爐這裡的大小事務,而銷售的任務則是在江米夏的身上。
江米夏這邊的意思時,不必去擺攤散賣,而是直接尋求靠譜的合作銷售商,看似要量大價低,但這樣的話,他們可以專心制瓷、燒瓷,不必過於操心銷售方面的事情,也不必擔心大量庫存問題,反而是更有帳算。
朱永武不太懂售賣上的事兒,也覺得江米夏能將竹編作坊那的生意打理的妥妥噹噹,在這方面是頗有經驗的,便全權都交給江米夏來做。
江米夏在當天下午時,便和宋景韞一起帶了些瓷器到鎮上,尋找鎮上最大賣瓷器的鋪子,趙記。
趙掌柜是個長年經商之人,幾近四十歲,為人老成,做生意也頗為本分,在鎮上也算聲明在外。
得知江家村建了一個瓷窯,且江米夏便是來賣瓷器的,趙掌柜急忙領到了後院裡頭,端上了茶水。
「別說咱們鎮底下了,就這方圓幾個鎮子,都沒有一個正兒八經地瓷窯,再往遠了說,也就縣城北邊有一兩個,不過成品質地實在一般,大都是十幾二十多文錢一個的粗瓷,也就頂多是家用,連待客都拿不出手的,咱鋪子裡頭賣的各種瓷器,那都是從旁的縣城,乃至府城過來的。」
第86章 正確的決定
趙掌柜道,「你們建個瓷窯,這生意眼光是不賴,不過生意能不能做得好,得看你們燒的東西品質咋樣了。」
「那趙掌柜便瞧一瞧品質,定一定價格?」
江米夏將帶來的瓷碗和瓷盆都拿了出來。
趙掌柜瞧見桌子上擺的東西,眼前頓時一亮,忙拿起來仔細瞧。
看看這個,瞧瞧那個,摸一摸完璧厚薄,更是拿手指彈了一下,仔細地去聽音兒。
「不賴。」趙掌柜點頭,「細瓷裡頭算做工不錯的,這碗形也好,一個能上一百文,瓷盆的話,更貴一些。」
「看你們這瓷窯師傅手藝應該不賴,這樣吧,這一窯出了多少東西,你也都拿過來,咱們定個價。」
「成。」江米夏跟趙掌柜約定好明日將瓷碗和瓷盆都送過來,看貨訂價。
而第二日時,趙掌柜這裡,一共收了江米夏七十八件的瓷器,最終結算的金額是十兩銀子。
刨去釉料,燒柴的成本,利潤有五兩,朱永武這裡按照三成的利潤分到了一兩五錢銀子。
從開始製作泥胚到最後開窯,差不多經歷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
半個月裡,朱永武賺到了一兩五錢的銀子,還是在第一次燒窯,數量不多的情況下。
如果等以後熟練起來,這一個月基本上可以賺上五兩左右,若是往後瓷窯擴大,再收些學徒的話,那就更多……
一年賺一百兩銀子,似乎都變得沒那麼遙不可及。
想想從前在朱家村自家瓷窯做活時,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甚至還要被責罵不休,一個月才只有三百文的工錢……
朱永武越發覺得,當初離開朱家村,到現在的江家村落戶,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這批瓷器收拾完,朱永武便開始繼續忙著制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