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農門相公是錦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次犬子之事,本該早早來道謝,只是聽唐縣丞和林縣令說娘子和郎君是路過,且宋郎君還要去參加府試,便不敢過多打擾,剛好當時也是家中小妹要出嫁送親,便只得先回了母家,待家中事情全都處理妥當,便急忙趕來,當面道謝。」

羅氏抬手,已是有一眾小廝、丫鬟等捧了東西過來。

「一些心意,都是尋常之物,還望江娘子,宋郎君,叔叔嬸子莫要推辭。」羅氏道,「除此以外,知道宋郎君得了府城案首,也算恭賀一二。」

「我母家也算的上是書香門第,家中藏書眾多,此次從母家帶來了一些,也望宋郎君能夠用的上,若是覺得開卷有益,往後我再讓人送一些過來。」

「外子無才,在京城謀了個官職,倘若往後宋郎君在科舉之事上略有麻煩,可送信到京城,我與外子一定略盡綿薄之力……」

「夫人實在是客氣了。」

江米夏和宋景韞對視一番,答道,「當時也是察覺有異,不願讓悲劇發生,算的上是舉手之勞罷了。」

只不過碰巧救下來的,是曹家的小少爺。

「但夫人厚愛,卻之不恭,家中做些小生意,算不得大富大貴,衣食上卻也無缺,雖知道夫人深情厚誼,但完全受之也實在心中有愧,既然夫人方才說了,外子讀書科舉,這些書我們便收下來,旁的我們當真不能再收了。」

這羅氏送來的那些東西,粗粗瞟上一眼,便知道各個都不是俗物,每一樣都可以用價值連城來形容,可見對於這份恩情,羅氏是多麼看重,幾乎要傾盡所有。

但……

這樣的東西放在家中並非什麼益事。

江米夏接著道,「如夫人先前所說,外子科舉讀書,曹大人又在京城為官,免不得到時候會有打擾曹大人之處。」

羅氏微微蹙起的眉頭,頓時平坦,心裡也是略微鬆了口氣。

曹瑾卓是她的命根子,而江米夏和宋景韞救了他,那便是救了她和她兒子這兩條性命。

如此大恩大德,在羅氏看來,散盡家財也不為過。

可在聽到對方推辭時,羅氏感覺恩情還不出去,心中可以說頗為焦慮。

好在,他聽到了江娘子提及往後想求一求曹大人之事。

這人情自然是要人情來還,且只要有渠道去還恩情,那便是極好的事。

更何況這宋景韞乃是府試案首,想來也是才高八斗之人,他日在科舉上也會風采卓然,若是這宋景韞能夠順利入朝為官,與曹家有這麼一層關係在,也是極為不錯之事。

眼下皇帝雖春秋鼎盛,皇子們卻也各個都已年輕有為,儲位之爭是早晚之事,曹大人身為吏部侍郎,自然也是早早站好了位置,為主子舉薦年輕有為之士,也是為臣子的本分……

第159章 諧音梗

羅氏腦子飛快地思索著,忽的一陣訝然。

自己會不會想的有些遠了。

這宋景韞雖然府試頭名,但眼下也不過只是童生而已,且按他的年歲,這個時候才考上童生,實屬不算早,倒也足以說明宋景韞可能並非是天資聰穎,大約只是後期勤奮罷了。

且往後還有院試,鄉試……

難度越來越高,想要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往後大約更需要做的,是幫著宋景韞謀個一官半職的,有些營生也就是了。

總之,不管是哪種情況,如她方才所想,有門路可以報恩,那她心中也便安定了。

羅氏連連點頭,「這是自然,只是江娘子推辭歸推辭的,旁的東西不留也就罷了,我此次特地帶了一支兩百年的人參和一株極好的何首烏,皆是上乘質地,這兩樣還是收下吧。」

農家人,日子過得再如何寬裕,有些東西卻還是缺,譬如這些珍貴的藥材。

萬一有個什麼事,這些東西,興許還是能派上一些用場的。

「夫人美意,那我們便厚顏收下了……」

江米夏便沒有再推辭。

羅氏又坐著跟江米夏和劉氏聊了會兒天。

得知劉氏和江有成膝下唯有江米夏這一個獨女,知曉宋景韞乃是上門女婿,羅氏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幾分。

獨女,並沒有過繼或者抱養,且宋景韞與家中相處十分和睦,足以顯見這一家子都是性子良善之人。

在聽到他們家中的竹編生意,以及村中瓷窯生意時,更是連連點頭表示讚賞。

好人積德積福,所以家中幸福安康,財源廣進,皆是應該的。

話聊得投緣,羅氏也不矜持,也聊起了自己家中的日常瑣事。

因此,江米夏一家人也知道了一些羅氏家中的情況。

曹大人任職吏部侍郎,與羅氏算的是遠房表親,二人在京城一見如故,雙方家中亦是十分贊同,可謂是天作之合,夫妻和順,舉案齊眉,在京城可謂是羨煞旁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