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媳婦親親。」虞天冬安了心,他之前還以為三個崽崽會跟他們睡到六七歲呢!
媳婦還是深明大義的。
敖心心低頭親了親他的耳朵,湊近說了句話,聲音小小的,但虞天冬聽的很清楚。
被刺激的渾身血液沸騰,翻身在小女人上方,俯下身子親吻她。
敖心心熱情的回應,她的動作給了男人鼓勵,兩人親的難捨難分,後面自然而然的開始了妖精打架。
……
第184章 年代文里的小村醫26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時間轉眼來到1968年。
這一年牛鬼蛇神四處橫行,城裡風聲鶴唳,有的人早早發現端倪,從大城市到小縣城暫避鋒芒。
有的人不把人命當回事,踩著親人的肩膀往上爬,各種層出不窮的舉報,許多家庭就此分崩離析。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今年也變得格外強勢。
各街道辦由起初的上門動員,到後面的農業戶畢業生全部回農村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非農業戶畢業生全部到農村集體插隊。
此後,各中學都普遍進行上山下鄉動員,絕大多數應屆畢業生愉快地奔赴了農村廣闊天地。
但在這次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中,有一些因各種原因,不願下鄉插隊的畢業生,除學校做思想工作進行動員外,市里還要求畢業生家長所在的單位、街道予以積極配合,共同工作。
有的學校、街道、家長所在單位聯合為不願下鄉的學生舉辦「學習班」並採取了「家長停工」「遷移戶口」等強制性措施,動員下鄉。
光明大隊今年沒收到通知,幾個村幹部在一起討論了這件事,還上虞家問了敖心心兩口子的意見,覺得他們懂得多,讓他們給分析分析。
夫妻倆也沒說太多,讓大隊長不用太緊張,今年光明大隊沒有接收知青,明年就說不定了,早做準備。
如今已經年底,等明年四月份時,把知青院建好,城裡來的青年借住在老鄉家裡多有不便,大家生活習慣不同,很容易發生矛盾,最好從一開始就不要住一起。
給他們單獨建個院子,要是村里大隊部想有點收入的話,也可以在後面再建兩排屋子,建成一個個單間,加上小廚房,用於出租,這樣家裡有點底子的知青也可以選擇單獨住,村里也能有點進帳,蚊子再小也是肉。
這邊地廣人稀,地方可以劃大一點,留出菜地,讓他們自己種菜養雞,自給自足。
知青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生活在城裡的年輕人,說是有文化的人,他們村讀了初中的人也有好幾個,村民們不要太把他們特殊化了。
要讓他們知道,他們下鄉了後,就和農村人沒什麼區別,都是靠自己的勞動吃飯,沒誰比誰高貴,不然知青被捧得太高了,很容易飄飄然。
再就是家裡有未婚的姑娘小子的,就要擦亮眼睛了,當然有的知青是很優秀的,有的就不一定了,不排除有身體太弱,意志力不堅定的,想找個人養活自己的,那就會在村里找未婚的大姑娘大小伙子。
特別是家裡條件好的,家裡有幹部的,家裡有人在城裡上班的.....
後面這意思就沒說出口了,讓大隊長他們自個琢磨去,都是活了幾十年的,腦袋一轉就明白了。
大隊長他們也確實明白,私底下都通了氣,沒多久整個村子都知道了。
幾個幹部討論了半天,最終決定多建兩排屋子,建土坯房,來年四月天氣好了就開建。
一個院子建三間屋子,左右兩邊住男女知青,盤上炕,各住五人不成問題,中間是廚房加飯桌。
旁邊前後兩排屋子,一排五間,每間房帶個小廚房,後面連著菜園子,菜園子後面就是第二排屋子。
至於廁所和洗澡房這邊也單獨配了,各兩間,男女分開。
共十個單間,一間房一年十塊錢。
整個知青院共用一口水井,一人一分菜地,一人可以養一隻雞。
村幹部們還是希望大家能友好相處的,不然的話,就只有井水不犯河水了。
……
1969年七月。
三胞胎6歲了。
這幾年林彩虹又生了兩胎,是兩個兒子,小名叫肉肉和嘟嘟,也實現了兒女雙全。
這一年雙雙7歲,肉肉4歲,嘟嘟兩歲,後面老大兩口子是不打算生了的,三個孩子夠夠的了。
林彩虹如今在大隊裡的小學教書,這學校是1964年建的,以前孩子們都在公社上學,走路需要四十多分鐘,還有點不安全。
後來大隊長就爭取了建小學的名額,當初和另外一個比較富裕的大隊爭的激烈,還是虞天冬幫了忙,推了一把,所以就給了他們家一個老師的名額。
不過他們虞家也沒人去,這好事就落到了敖心心的大嫂林彩虹頭上,也幸好她是高中畢業的,學歷能服眾,不然這名額只有浪費了。
當時林彩虹也買了東西去虞家作為感謝,雖然是親人,但一碼歸一碼,該表示還是得表示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