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面杜若若就知道伊膳的鼻子靈得很,她就不信他聞到十萬大山特製靈氣蜂蜜的味道還能不上鉤。
果然,伊膳鼻尖動了動,抱著花菇的手都鬆了松,兩隻眼睛直溜溜瞪著杜若若手裡那罐打開的蜂蜜。
先前下單買花菇的時候,他沒有太注意萬山網店裡的其他東西,只是根據杜若若發過去的連結,直接下單訂了花菇。
後來訂單量太大,怕供應不上,乾脆和杜若若簽了合同要全包村裡的花菇。
買到花菇的伊膳滿心滿眼都是頂級的優質美味花菇,以及要怎麼用這些優質花菇做菜,是不是還可以開發新菜,過幾個月要舉辦的某某廚師大賽上要不要用上這些花菇等等,根本想不起來還可以去看看店裡的其他東西。
能產出這麼優質花菇的地方,環境當然非常優越,同時產出其他同樣優質食材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如果今天不是杜若若直接打開蜂蜜給他聞,伊膳很快從喜得花菇的喜悅里回過神來,也會去關注店裡的其他東西。
不過現在杜若若急需搞錢,就只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讓他當場「清醒」了。
簡單粗暴的方法最見效,片刻後,拎著空了一半的蛇皮袋和收到貨款的手機,杜若若坐進了副駕駛,兩位隊友跟著坐上了后座,滿臉開心。
——能不開心嗎?開局就搞到一筆錢,這任務算是完成了一半,主辦方設下的由金錢帶來的絆腳石都被一腳踢開,接下來只要專心做擺攤老奶奶那一半的任務就大功告成了。
看直播的幾個珍貴觀眾被逗樂了,發出無情嘲笑的【哈哈哈】彈幕——本來以為會看到做任務的主播和明星嘉賓被各種為難,結果這直播不按套路出牌,上來就吃癟的是主辦方。
伊膳戀戀不捨地將手裡還沒焐熱的東西放進後備箱,當起了臨時司機。
隨行拍攝的工作人員趁著這段時間趕緊聯繫了一輛車跟上去。
十多分鐘後,「五十萬小隊」全員抵達目標公交車站。
此時已經過了五點,天邊淺淺泛起了魚肚白。
為了方便來城裡賣菜的散戶菜農,城郊有一趟特殊的早公交,此時剛好到站,車裡的乘客紛紛帶著自己的東西依次下車。
這趟車上基本上都是郊區自己種菜來城裡賣,政府怕這些小菜農自己開車或者騎車會出問題,乾脆專門劃出一趟特殊時間運行的車次。
自己種菜的散戶小菜農一般都年紀比較大了,不敢像年輕菜農那樣承擔更大風險搞承包種菜那種大規模的種植,不過夾雜在花白頭髮和染黑、甚至有趕時髦染黃的發色中,一個銀白髮色的藍衣老奶奶格外扎眼。
這個藍衣老奶奶看起來是這些菜農中歲數最大的人了,臉上的皺紋一層層疊起來,都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不過頭髮梳得整整齊齊,一身土製藍布衣服洗得乾乾淨淨,連挑著的擔子裡的蔬菜和其他菜農比起來都擺放得更整齊,挑揀得更乾淨,同樣新鮮沒有什麼泥土,一看就知道老太太是個是個乾淨利落的人。
杜若若和兩個隊友看到老太太挑著擔子,趕緊朝著走過來的菜農們逆向迎上去。
兩個隊友本身就是演員、明星,哪怕過氣了,長相還是很出眾的,杜若若的長相不用說,和兩人站在一起,三個人像是三個發光體出現在人群中。
下車的菜農們沒在這車站、這時間見過這麼好看的年輕人,而且這幾個年輕人的後面還跟著人用黑不溜秋的機器在拍,不知道是在拍電視還是幹啥,不太好意思直接上去問,紛紛在路過幾人身邊時用一種好奇的目光對這一行人行注視禮。
老太太落在最後面,一抬眼瞧見幾人和身後隨行拍攝的工作人員,知道這就是今天要幫她擺攤的年輕人,臉上的皺紋稍稍舒展開,露出一個笑容。
男隊友個子高,手長腿長,第一個走到老太太身邊,伸手就要去接老太太肩膀上的菜擔子:「大娘,我幫您挑。」
「哎!不用不用,」老太太嚇了一跳,按住肩膀上的扁擔,「我自己來,你們年輕人沒挑過這個,挑不動的。」
這話倒不是老太太瞧不起人,挑擔子需要長久的鍛鍊,沒經驗的人頭一次挑很快很容易閃到腰、磨破肩膀,男隊友看上去又不像是幹過什麼農活的人。
現在別說城裡的年輕人,就是村裡的年輕人也很少挑擔子,方便的運輸工具很多,板車、電動小三輪拉東西都比用扁擔、籮筐挑輕鬆。
和老太太一起下車的那些菜農里也有不少用得是拉貨的平板小推車,只不過老太太捨不得多花錢去買推車,至今用得還是年輕時候的扁擔和籮筐。
男隊友一聽老太太說他挑不動,有些不服氣,執意借過擔子,挑在自己肩上,得意地挑挑眉:「我能挑起來。」
下一秒,他臉色一苦,杵在原地不動彈了。
杜若若眼尖,注意到他一手扶著肩膀上的扁擔,另一隻手在摸腰,似乎是腰疼。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