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案調查組[刑偵]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永遠不要說什麼他家暴可以離婚,被家暴了當然可以離婚,可離婚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現在又搞出什麼離婚冷靜期,起訴離婚也得耗費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

「離婚的成本太高,且家暴不是離婚就能解決的,該解決的本質是家暴。」

「一個人,如果只是罰他幾百塊,他當然覺得沒什麼所謂,但要是罰幾百萬,自然是不敢再犯錯。」

拘留幾天出來還是一條好漢。

可要是槍斃砍頭要了命,保准不會犯。

「只有提高了犯罪的成本,才能有效地制止犯罪。」

第97章 不見天光26

第26章

「以暴制暴, 擾亂社會的秩序,讓更多的人受到傷害,這就是你想要的嗎?」陸長風問她。

孔瑋翎輕輕搖頭, 「不是我想以暴制暴,而是我沒得選了。」

孔瑋翎突兀地笑了,她放棄了, 看著對面兩人, 她突然覺得自己很傻。

為什麼要讓警察來同情自己, 相信自己有苦衷。

「你笑什麼?」陸長風一頭霧水不知就裡。

「我笑自己天真,天真地想要說服你們。」

孔瑋翎說:「希望我的行為, 能夠警醒那些施暴者。」

「你的行為, 乃至於你們審判者的這種行為, 看起來是正義之舉, 實則破壞社會秩序, 照你們這麼發展下去, 會有人跟風效仿, 遲早有一天這個社會會變得睚眥必報。」

秩序不復存在,人們不再相信律法,而是選擇以自己的手段尋求正義,那時候的社會只會是一片狼藉。

孔瑋翎:「你說得很有道理, 那我們呢?我們這些受害者誰來保護?」

陸長風細數:「報警,婦女保護組織,居委會,律師, 都可以提供幫助,這個社會不全都是壞人,我國法律或許不夠全面, 但一直在改進,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是每個公民的權利。」

「你說得輕鬆,實際何其困難。」孔瑋翎反問:「馮玉蓮難道沒有報警嗎?她不還是被逼到絕境。」

「馮玉蘭的遭遇是人看了都會同情惋惜,我也不是受害者有罪論,替常謙和馬淑芬洗白,這兩人做得都很過分,她的遭遇是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當初接警的警察或許如她所說一般,沒有重視她的報警,這點可以向上一級警局或政法部門投訴。」

陸長風嘆息後,繼續說:「與其讓她們殺人報復,不如教她們如何保護自己。警察不可能在每個家庭安裝監控,也不可能預測到對方究竟會不會家暴,辦案是要講究證據的,調解只是工作中的一項,保留報警記錄,拿到報警回執,有傷可以上醫院去做傷情鑑定,搜集所有家暴相關的證據,後續是離婚或者想讓對方付出相應代價,這些證據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有證據,時間一久,警方就算是想幫也不能輕信一方之言。」

「以上這些不光適用於家暴受害的一方,也適用於其他因素產生的所有受害方。」

孔瑋翎聽完後依舊不認可陸長風的話,「你的言論都是基於被害事實已經發生後,受害方要如何保護自己,我做的事情與你們做的事情並不相同,我是在預防加害方對受害方進行傷害。」

陸長風:「預防違法犯罪警方一直在做,積極普法,加強法律法規的教育,聯合居委會定期走訪調查,積極解決社區家庭之間的矛盾,現在的社會治安已經比以前好很多了……」

「你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道理。」孔瑋翎依舊堅持己見,「或許如你所說,我不應該讓她們幾個自己親自報仇,毀掉他們的未來,我應該親自去做,但我不認為我殺錯了人,他們都是該死之人。我也希望每一個受害者都能夠有勇氣,如果不能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那就拿起身邊一切能夠使用的武器反擊。哪怕是互毆也比被動地挨打要好。」

陸長風曾經在縣城基層幹過一段時間,處理過很多家庭糾紛,事後都要定期回訪,單論家庭暴/力來說,大部分女性在報警後最終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原諒對方,選擇離婚徹底遠離傷害源頭的比例大約是十分之一。

部分女性在遭遇家暴後報警的目的不是為了離婚,而是為了讓施暴者停止家暴,調解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願意給施暴者改過自新的機會,一旦受害方主動退讓和解原諒,家暴的受傷程度不構成拘留的條件,警方就很難作出什麼有效的措施。

但根據普遍的社會調查和回訪資料來看,家暴有一次就會有無數次,只有極少極少一部分會因為一次的報警警告就停止家暴。

男女家暴的比例大約是9:1,大部分男性家暴後都會利用女性心軟,利用孩子來進行綁架,而大部分女性在考慮到留下案底影響孩子,會為了孩子妥協選擇原諒或者是和解從而讓男方不會留下案底影響到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警方往往是被動的,警方不能強制干預他人的決定,能夠做的就是不斷地加強普法,讓受害方能夠學會用法律用規則來保護自己,震懾加害方。

陸長風在心中無奈地嘆氣。

隨後問:「你電腦里境外聊天室的密碼是多少?」

「我不會告訴你的。」

孔瑋翎抬頭看向對面玻璃里反光映射的自己,笑著說:「我已經沒有遺憾了。」

她輕聲說:「希望這次的行動,能夠震懾那些家暴的男人,也希望同為審判者的其他人能夠堅守本心,如果還有這類嚴重的家暴事件,還得靠她們報復這些家暴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