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掌事姑姑養崽,皇上別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日去永壽宮拜見太后,李竹茹沒帶妙果,永壽宮又不是龍潭虎穴,她用不著帶著人壯膽。

李竹茹在永壽宮也沒有被為難,再次見到太后,自然不能說歲月無痕,但正五十的太后瞧著氣色確實康健。

「奴婢拜見太后,太后娘娘萬福金安。」

太后對她算得上和顏悅色,「起身吧,你回宮也有一段時日,早就該見見你。在宮中待得可還適應?聽聞太子他們幾個都喜歡你,你果然沒有辜負皇帝的看重。」

「太后娘娘謬讚。宮內一切都好,奴婢得賴皇上賞識,皇后及後宮娘娘照顧,每日就待在古月軒。大皇子他們更是天真可愛、各有千秋,奴婢樂在其中。」

太后:「坐著陪哀家說說話吧,皇上每次接到你從江南寄回來的信,心情便會好上許多,你也和哀家說說你在江南的趣事。」

太后對李竹茹和善的有些過分,但她好似也沒有和李竹茹較勁的必要。

她是先帝立下的皇后,周泓安登基時,太后連帶著太后身後的賀家同樣支持周泓安。無論是從禮法上,還是情誼上,太后只要不折騰改朝換代、謀害皇嗣,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周泓安都會帶頭給她十足的尊重。

李竹茹說起江南的事妙趣橫生,太后聽著臉上笑容都真誠許多。

「你倒是個有福氣的,哀家還以為你在江南便在一處待著,沒想到居然還走了這麼多地方。」

李竹茹灑脫一笑,「奴婢好不容易有機會四處走走,自是不肯放過這個機會。只是路上也是吃了些苦頭,一開始坐馬車都頭痛,每半個時辰就得歇上一歇。好不容易想附庸風雅,學著泛舟湖上,沒想到奴婢還暈船。」

太后詫異,「那你可真是吃了苦頭,馬車坐不得,小船也坐不得?」

李竹茹:「是啊,可奴婢那股犟性上來,坐不得也強行坐,每次都把自己折騰得面色蒼白,經過幾年折磨,終於能坐船坐馬車了。」

太后眼神意外,「你啊確實犟。」

她沖身後得嬤嬤示意,接著便有人去後屋拿東西出來。

「哀家去找玄青道長為皇帝還有太子他們求了平安福,正巧聽皇帝說了你的喜好,便送你一件禮。」

李竹茹目光落在宮女手上金光閃閃得財神上,受寵若驚道:「太后娘娘居然還記掛奴婢,這番心意便叫奴婢萬分受用,哪裡還能厚臉皮接您的賞賜。」

太后讓人將財神更送近一些,捧著的金元寶越發金燦燦,李竹茹感覺眼睛都快被閃瞎了。

「這不是賞賜,算是舊人相見的禮物,若是你覺得受之有愧,那就再加上照顧太子他們的苦勞。本想著為你求個九路財神湊個整,可惜玄青道長如何都不願意。」

李竹茹面色發窘,她能體恤那位玄青道長。

九路財神?

聽著確實圓滿,但作為要工作的玄青道長,心情可能沒那麼美妙。

太后幾乎都把財神塞到李竹茹懷裡,她稍顯狼狽地抱著一個財神,是越看越喜歡,「奴婢就是一個俗人,就喜歡財神爺。煩勞太后娘娘記掛,奴婢定然將財神爺置於古月軒日日誠心跪拜。」

太后:「東西送你了就是你的,你喜歡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

兩人正心平氣和地說著話,突然有宮人來報,說是靜妃娘娘帶著二公主來給太后請安。

李竹茹心裡來了興致,這位二公主可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她入宮這麼久,除卻那位整日吃了睡、睡了吃的五皇子,就剩二公主沒有見過面。

雖然宮中都說二公主文靜嫻雅,但這也靜得有些太過了。

靜妃和二公主進來,李竹茹算是見識到什麼叫做皇家公主的風範。

二公主比太子大一歲,個頭瞧著也略高些,但也不過六歲的年紀,可行走之間端端正正,不急不慌,腰板挺直但腦袋微低,比她身旁的靜妃還要抓人眼球。

靜妃帶著二公主來給太后請安,李竹茹自然不能傻愣愣地坐在那受禮,輕輕福身,靜妃和周令炴都見到了她。

太后:「都說了多少次,你和令炴來給哀家請安不必如此多禮。正巧竹茹在這裡,令炴還沒有見過吧?」

周令炴偎在太后身邊,抬眼看向李竹茹時,眼睛裡也沒有好奇,還頗為懂禮數的衝著李竹茹點頭打招呼。

李竹茹在心裡感嘆,周泓安的這幾個孩子真是各有各的特點。

「大皇子和太子在古月軒都能和樂玩在一塊,小四更是在古月軒住了一小段時日,向來竹茹照顧孩子確實有她的獨特之處,令炴也多走動走動,和兄弟姐妹之間多多相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