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掌事姑姑養崽,皇上別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賢妃玩了一圈心情不錯,摸了摸他的腦袋,「你為何不能獨當一面,又投壺又背詩詞呢?」

周廷烽一臉抗拒,好似在用臉表達「我好心幫你,你居然要害我」。

賢妃笑得樂不可支,雖然兒子有時候氣人,但逗起來也很有趣。

太后看得也樂呵,無論是一群女眷投壺還是表演,她都十分大方的給勝者賞賜,雖然不說都價值連城,但每樣東西都精巧貴重。

於太后而言好東西太常見,千金難買她開心。

第二輪投壺則是改變了壺口的形狀,這個環節李竹茹參考了一群孩子的意見,這就導致壺口的形狀跨度十分大,花草鳥獸應有盡有。經過李竹茹的可愛化,做出來的壺居然吸引了一批喜歡的人。

第三輪則是互為陣營組團進行,光是組隊搶人這一環節就足夠精彩,一群孩子湊到李竹茹身邊,驚嘆地望著和在他們面前截然不同的娘親,小嘴巴微微張開,沒有辦法遮掩自己的驚嘆。

周承爍:「母后投壺居然如此厲害,我都不知道。」

李竹茹笑道:「皇后娘娘當初可是京城有名的貴女,太子不知道的東西很多,想必也不知道皇后娘娘當年的馬術其實也很好。」

當年周泓安和王皇后成婚稱不上有感情,更多的是利益同盟,但當年能選擇的人也不唯一。

李竹茹和周泓安可是見過一次王皇后少女時期騎馬的颯爽模樣,後來周泓安便在幾個人選中選了王皇后,她就知道他的選擇和那一面多多少少有關係。

周承爍顯然不知道,小臉上都是驚奇,畢竟在他眼裡母后一直都是端莊溫柔的,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一面。

周冉炵拉住李竹茹的衣裳,「姑姑,我母妃呢?」

「榮妃娘娘進宮的時候奴婢早就到江南了,當年和諸位娘娘相處的時間不多,也就只有早進宮的皇后娘娘、賢妃娘娘還有靜妃娘娘見過面,但當初奴婢也不是和後宮打交道,相知甚少,都是口口相傳中窺得諸位娘娘的一點風采。」

周冉炵有些可惜,「唉,原來姑姑出宮前母妃還沒進宮啊。」

周令炴聽見靜妃的名號眉眼一動,看向李竹茹時還沒說話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靜妃娘娘現在和以前差不多,但奴婢仿佛記得當年靜妃娘娘當年還挺愛調香,這麼多年過去,也不知道是否還喜歡。」

李竹茹和幾個孩子說話的間隙,組隊投壺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有事業心爆棚的,也有早早出局看熱鬧的。

李竹茹望著被「淘汰」後依舊樂呵的寧王妃,只覺得周灼齊其實想足了寧王妃,心胸都很寬懷,也都喜歡看熱鬧。

別樣的投壺結束後,諸位女眷也有些勞累,無論是投壺還是附帶的「懲罰」,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動腦又費體力。

李竹茹適時地進行下一個讓她們能安安心心觀賞的環節——真人戲劇。

一群女眷落座後發現小桌上的食物已經被換了一批,都是小份的冷食,很方便她們直接食用,不用擔心弄髒手。

太后瞧著沒有裝扮,或者說就是普通人裝扮的戲子上場,讓李竹茹在她身邊為她講解。

李竹茹緩緩道來,「奴婢想著這段時日並沒有上什麼新的戲摺子,便斗膽另闢蹊徑設計了一齣戲目,想要以新奇來討太后和諸位娘娘們歡喜。這齣戲主要就是演的百姓家長里短,幾個小片段也有些誇張,還得事先請太后恕罪。」

李竹茹自然不敢把粗話和俚語搬到這群人眼前,但某些經過她干預的誇張情節可能在這些人眼裡還是粗俗,雖然她覺得挺招笑的。

太后聽了更有趣了,「哀家哪裡就會治你的罪呢,放心,絕對不會。」

等到正式上演,一群人算是明白李竹茹的真實意思。

過分誇張滑稽的表演,讓一群人是想笑但又憋著,畢竟以往看戲笑容也是得體的,但這齣戲卻讓人有開懷大笑的衝動。

但於當下而言,若是戲班子演出時笑成這樣有嘲笑的嫌疑,是一種不禮貌的表現,這就導致女眷們都憋著,嘴邊的帕子就沒下去過。

李竹茹正在暗惱自己錯落了這個細節,沒想到一群孩子給她解了圍,他們可沒那麼多顧忌,笑聲好似此起彼伏的鴨子接力,完全沒有要憋著這個意識。

但破冰效果明顯,有了他們的「帶頭」,其他人起碼不用再死死憋著,笑聲雖然沒有周廷烽他們那麼豪放,但一個個笑得也是花枝亂顫,有些笑點低的人直接笑倒在旁邊人的身上,渾身都沒了力氣。

怎麼能這麼招笑呢!

太后更是笑得抓著李竹茹的手不放,還一個勁的問她有沒有後續。

李竹茹:「這種戲劇能得太后喜歡,奴婢自然為給它寫後續。只不過可能需要些時間編劇本,而且若真要長長久久演下去,還能再正式些,這次排練得匆忙,樂師什麼都沒配備上。」

太后很久沒笑得這麼暢快了,和之前一本正經的戲不一樣,這些家長里短看著就是單純的快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