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都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其實,季昶當初想的是,就算治不好,也不能更糟了。

而事實如他期盼的那樣,雙眼復明了,雖然不能與年輕時相比,但真實地看清了。

於是,季老翁離開眼科診室後,用了點時間把自己清理乾淨,才摸到搶救大廳來,聽到皇后與太子殷切地招呼聲,激動得老淚縱橫。

張嘴第一句卻是:「皇后殿下,太子殿下,國都城老翁老嫗們大多有眼疾,更有甚者五十多歲就已經失明。」

「他們每日摸索度日,困在家中不敢出門,冒然出門不是被撞,就是受傷;可是在家中,不是被子女嫌棄,就是自我厭棄。」

「皇后殿下,太子殿下,能否許奴一個心愿?」

太子不假思索回答:「季太師但說無妨。」

季昶也不客氣,直接走到太子與皇后的兩床尾中間,認認真真地行拜首禮,然後高聲說道:「老吾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否容奴下山回國都城,把他們都帶上山?」

皇后與太子互看一眼,這……

太子行事向來高效,轉而看向白班的周潔護士長;「本王有事與兩位大醫仙商議,不知他們現在何處?」

周潔立刻摁下對講機,剛要說話。

鄭院長和金老走進搶救大廳,問:「不知太子殿下何事相商?」

太子把季太師所說的情況照實說了一遍,然後問得真切:「這麼多瞽者飛來醫館能否救治?飛來醫館治療瞽症的診費幾何?」

鄭院長正愁126名病人去哪兒找呢,求之不得,忙問:「殿下,有多少人?」

太子看向太師:「國都城大約有多少瞽者?願意來醫館的又有多少?」老人家本來就會越來越固執,不聽勸也是常有的事,比如潤和帝。

季太師沉默,隨即謹慎回答:「回殿下話,少則二百有餘,多則三百。若要提診金,怕有七八成瞽者付不起。」

太子的目光極亮:「診金從本王私庫出。」

鄭院長在金老的同聲傳譯聲中,提出疑問:「殿下,瞽者出行難,出城爬飛來峰更難……他們該如何上山?」

太子已經聽旅賁軍隊正飛奔來報,東宮六率與崔家軍的武器盡失,他們再留守於此,也有些多餘:「就由東宮六率負責接送上山,崔家軍負責在半山腰接應。」

鄭院長閒來無事見過「山間梯索」,雖然簡陋但有效,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況且按照以前眼科門診的日診量,兩三百的眼科病人,最多二十人需要住院治療,其他病人可以隨看隨走。

事實上,總有問題被解決時,冒出新問題,比如這些眼科病人住哪兒?

雖然住院的眼科病人已有九成康復,但他們及家屬沒地方去,仍然在病區里。

所以,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沒地方住。

鄭院長開口;「皇后殿下,太子殿下,崔五娘和兩位醫師。上下山不易,飛來醫館沒有足夠的地方讓他們居住。」唉,要是醫院和有些醫院一樣有職工公寓樓該多好。

「另外,連續吃住在醫院的醫護們,已看文加君羊麼五爾二七五二爸以康復的病人及家屬也需要移居到院外,這樣醫護們才能更好地休息,醫院也能收治更多病患。」

太子一怔,隨即命人取來筆墨紙硯,在病床邊研墨潤筆抻紙,略加思索後一揮而就,並遞給金老。

金老看完後大受震撼,太子殿下竟然向潤和帝申請把整座飛來峰都定為飛來醫館地界,可在此範圍內建造悲田坊(特指收容病人的地方),由工部負責勘探並施工。

更令金老驚訝的是,太子勸潤和帝允批的理由是,大小般若寺打著除病消災的名義,瘋狂收斂百姓香油錢,卻無治病之實。

想要消除百姓對大小般若寺的盲從,只有「眼見為實」一條路,讓更多飽受病痛折磨的百姓上山求醫,不再讓錢財受到無謂的折損,以至於繳不了稅賦。

等信晾乾,太子將書信裝入信封,再命人即刻下山送往國都城尚書省和工部,接下來就是等回復。

乾等回信自然不是太子和鄭院長的會做的事,讓瞽者分批上山就可以暫時解決這些問題。

太子一聲令下,半數東宮六率乘坐「大鳥籠」麼污兒二漆霧二吧椅整理本文下到半山腰,驚人的事情又這樣發生了,他們消失的兵器又回到各自身上。

但這次不是驚恐,而是「原來如此」,因為飛來醫館受神力護佑,所以,凡是上到半山腰的人兵器都會悉數掉落。

東宮六率們說服了自己,翻身上馬,徑直向山下奔去。

與此同時,鄭院長也用對講機通知眼科:「即將有二三百大郢的眼疾病人上山,按每批五十人次算,準備好容身之處。」

「收到,」眼科主任花林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閒了這麼久終於開始來活了,也不知道大郢病人眼疾的種類與分布,會與現代有多少差別,「但這分明是一次大治療行動。」<="<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