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都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保主任嘿嘿一笑:「花主任滿意就行。」

「保主任厲害!」花主任帶著眼科醫護們大力鼓掌。

保主任笑成一朵向日葵,還不忘拉來助手小姜和小陳:「年輕人才厲害,這些都是他們想的。」

小姜樂呵呵地蒼蠅搓手:「花主任,我外婆的青光眼就是您治好的,能幫上忙我可太開心了。」

小陳樂得合不攏嘴:「羅醫生,您到我們學校做個健康大講座,講得特別好。」

每個人都很開心,這就什麼?這就是醫生和病人家屬的雙向奔赴呀!

樊主任說到做到,一刻鐘快手早飯完工,招呼道:「花主任,保主任,吃早飯啦!」

豐盛又有營養的早飯,誰不愛吃?

吃完那是必定要對大廚說謝謝的,餐盤也是要自己收好的。

很快,食堂的座位上又空無一人。

樊主任既欣喜又納悶:「哎,其實吧,以前大傢伙兒都沒這麼客氣,現在食堂的氣氛是越來越好了。」

一位病人家屬志願者接話:「樊主任,以前什麼樣兒?」

樊主任嘿嘿一笑:「提以前做什麼?」現在這樣多好。

早晨八點,門診大樓各診室都配了醫護人員,眼科六個診室全開。

花主任提著塑膠袋放在門診一樓前台,告訴前台和導診服務塑料手環的用法,因為醫院電腦不聯網,叫診服務也是普通話。

而上山的大郢百姓既不認識字也聽不懂話,全靠前台、導診服務和醫護人員的溝通,之前總共兩個病人,一對一也很有限。

但是這批有五十個病人,必須嚴格加以區分,不能在檢驗、藥房和醫療診斷過程中出任何差別,所以眼科會議上大家認為戴塑料手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給病人佩戴塑料手環,靠手環上的編號作為唯一性標記,醫患雙方都方便辨認。

另外,還為了全盲病人可以安全移動,花主任還徵集到了三十名熟悉診療流程的病人家屬志願者,全程陪同。

醫療過程,安全有效的預防措施是最重要的開始。

一切準備就緒,但是到九點,門診都沒接到病人上山的通知。

直到十點,前台的對講機響起:「五十名眼科病人,男性四十二人,女性八人,其中幼童六人,少年八人,其餘都在三十五歲以上。他們將在十分鐘後抵達門診,請做好準備。」

花主任高喊一聲:「明睛計劃,開始!」

「好!」眼科醫護們齊聲回答。

十分鐘後,旅賁軍隊副開路,軍士在兩旁,第一批眼疾病人在他們的帶領下,小心翼翼地走進門診大廳,完全陌生的氣味,陌生的響動,都令他們緊張不安。

門診護士長金燕帶了耳麥,按魏璋準備的開場白,用大郢語介紹:「這裡是位於飛來峰頂的飛來醫館,現在開始給你們治療眼疾,會有人專程帶領,不要害怕,不用驚慌。」

「你們認真回答醫師的問題,現在會有人帶你們上三樓。」

「每次六人,剩下的可以坐在等候區。志願者們聽清叫號,按流程帶領。」

旅賁軍們的地位不低,也是第一次不計較富貴或平民,並護送他們上山,語氣算不惡劣,但也稱不上好聽。

所以,護士長金燕清晰柔和的嗓音,天然地帶著親和力,不少病人放鬆下來。

而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意外,魏璋和王一一小朋友也趕到門診。

緊張地眼科門診日開始,第一批六名病人都是女性,有頭髮花白的,也有因為意外傷了眼睛的年輕女子,其中有一名年輕女子的臉龐輪廓分明,右眼用布纏住,不像大郢人。

魏璋一眼就看到這名女子,走到旅賁軍隊副身旁,問:「怎麼把胡姬也帶上來了?」

隊副立刻解釋:「魏七郎君,我們當時由里正帶領,在平康坊附近尋找眼疾老人,不知道怎麼的,平康坊聽到消息就把她送出來了。」

「聽說是那裡最會跳胡旋舞的胡姬,能在火中起舞,不知道怎麼的傷了眼睛……」

接下來的話都不用挑明,魏璋也知道,坊主見她眼睛傷得太重,再也跳不了舞,不僅賺不到錢還浪費口糧吃食,就把她扔出來了。

更重要的是,魏璋看出來胡姬的右眼肯定傷得很重,不由嘆氣,每年都有粟特年輕貌美的少女被父母賣給商人,學習樂器舞蹈供胡商挑選集結,朝大郢的方向出發。<="<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