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完全布置好,又打電話通知搶救大廳,一個開了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擺在了潤和帝的病床前,調試好位置和角度,開啟線上視頻會議。
設備調試妥當,兩邊都能清晰看見以後,魏璋把五人帶到了太極殿附近的賢思閣內,早有內侍準備茶點,隨侍一旁。
走進太極殿早朝的文武百官,進去就被投影幕布上的潤和帝驚到了,只見潤和帝換上了常服,戴著鼻入式氧氣管,精神極好地開口:「眾卿都來了?」
文武百官嚇得倒退幾步,陛下怎麼會在牆上?
還有,刑部和戶部只來了尚書,其他官員都不見蹤影,站隊的陣列明顯空了兩大塊,想讓人裝看不見都難。
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魏璋切換分屏,幾乎同時,投影幕布上顯示出了大小般若寺藏經閣為背景的戶部官員們,以及以大理寺為背景的刑部官員們。
兩部官員明顯也是受驚過度,剛勉強緩過來的模樣,向筆記本里的潤和帝行禮,又向站好的同僚們寒暄一二,有公務在身,沒能到太極殿早朝。
太子走進太極殿,向百官解釋,這是飛來醫館的秘寶,借來一用。
半靠在床頭的潤和帝挺高興,既能看到太極殿內的一切,還能與閣老們寒暄,感嘆這種體驗實在新奇有趣。
百官也是經歷過無數風浪的,很快就平靜下來。
內侍官明鏡高聲道:「早朝開始。」
文武百官驚懼錯愕之餘,向著幕布上的潤和帝,分毫不差地按每日早朝的行禮流程。
再次出人意料的是,潤和帝在早朝過場結束以後:「太子主持早朝,孤乏了,但孤有的是耐心等大小般若寺的結果。」
「孤一直都在。」
魏璋切了潤和帝的場景,投影幕布上轉成般若寺背景。
太子平日的音量不高,但足以讓在場所有人都清楚,看向階下的文武百官,說道:「昨日上巳節,本王執魚符調集禁軍,抄查大小般若寺。」
「此事得到陛下允許,陛下也會時刻關注。」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國都城更是如此,但這次因為事發突然,太子打的又是時間差,這事情真的沒幾人知道,包括諸多閣老們。
誰也想不到,太子正午時分趕到曲江,與皇后一起與民同樂,卻讓禁軍把大小般若寺給抄了,消息封鎖得滴水不漏。
太子拍了一下手,就有旅賁軍抬著小木箱送進太極殿內,小木箱打開,裡面是層層疊疊的罪證。
太子繼續說:「大小般若寺住持張天師,率六位護法以及諸多僧人,五年之內,假借神明之名,做下這麼多沾滿血淚的命案。」
文武百官里,與張天師和護法們暗中有往來的十之五六,聽太子這樣一說,頓時渾身發涼;但一想到法不責眾,只憑太子這勢單力薄的一派又能成什麼氣候?
太子又拿出一份紙卷:「春闈成績名錄都在這裡,今日張榜公示。但為了給大郢選拔更多人才,三月將加試一場,不需薦書,不論國都城的名聲,報名就可以參加。」
殿內安靜極了,不為其他,只為太子回國都城第一天就悄無聲息地抄了般若寺,忙翻刑部和戶部;第二天就要加試,連考題和主試官都訂好了。
這就意味著,剛忙完春闈考的禮部,只休了上巳節一天,又要準備新一輪加試。
禮部官員們個個心裡直打鼓,偏都要顯得重任在肩、我最光榮的神色。
再組一場考試不是問題,最關鍵的是無需薦書,報名就能參加。
薦書決定了考生的門檻,無需薦書意味著什麼,不止禮部官員知道,滿朝文武都知道,太子打算廣招人才,而這背後是得了潤和帝的默許。
放在平時,言官和禮部官員都會跳出來指出這不符合慣例,但是今日都被瞞得密不透風的「查抄般若寺」震驚,更被飛來醫館出借的法器震懾。
一時間,都沒人跳出來反對。
見此情形,太子又取出一個捲軸,高聲說道:「君子六藝,文韜武略。大郢外敵環伺,既有春闈,也應該當有武舉,選盡天下英豪為大郢所用。」
「即日起至三月二十,由兵部制定武舉的選拔章程,務必詳盡且可行,二十一日在早朝之時頒布並詔告天下。四月初一至四月三十報名,五月初九在兵部校場初試。」
「不知兵部尚書意下如何?」
兵部尚書鄭成立刻出列:「太子殿下謀慮深遠,臣必定竭盡全力辦好第一場武舉。」不為其他,只為自家二女兒鄭儀。
如果不是皇后回到國都城,第二日大早就派人傳話進宮,鄭家夫人都不知道二女兒鄭儀在夫家受了多少苦楚,吃了多少損害身體的藥,才會分娩出畸形死胎這樣令人膽寒的事情。<="<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