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都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逞多山之地有不少,不知道其他地界是否也有此等病患?如果暮山縣醫治成功,其他地界的多山之地、也有粗脖子病症的百姓,是否可以借鑑吃海鹽的方法?」

「盧卿,海鹽一事暫且交給盧家,多多費心。孤等著好消息。」

盧申想要下床行禮,但是動不了,還被潤和帝一把摁住。

盧澹立刻恭敬行禮,招來上山的親信,把採買海鹽的事情吩咐下去;如果這件事成了,盧家上下又會多一份功績。

第129章 交換

內分泌科主任張蕾收好教材, 問:「鄭院長,還有其他事情嗎?」

「沒了,記你出診。」鄭院長覺得克汀病和缺碘性甲狀腺腫都已經解釋清楚, 治療和預防措施也有了, 接下來就是海鹽運進山區的事情。

這是一樁大事, 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能看潤和帝的重視程度,以及盧家為自家謀功績的內心是不是夠強烈。

這件事情,飛來醫館能做得很少, 哎不對!

鄭院長猛地想起加碘鹽,立刻拿起手機想讓食堂送幾袋加碘鹽過來,但在摁鍵前又把手機放回口袋,這點鹽完全不夠。

就算醫院食堂有無限供應系統, 可以供應全大郢的加碘鹽,可萬一哪天突然回去了呢?

更何況「人性莫測」, 當無償援助成為理所當然,那也就是結仇的時刻了。

張蕾知道鄭院長在琢磨事情,反正已經打過招呼,抱著教材準備回科室去, 忽然聽到急促的腳步聲。

白奉御走到鄭院長面前,恭敬行禮:「大醫仙,能不能讓奴向張醫仙繼續請教?哦, 不,拜師也行。不,不, 不,奴真誠向張醫仙拜師!」

「只是不知, 張醫仙收不收?」

金老叫住張蕾主任:「張主任,收徒弟嗎?年齡很大的那種?」

張蕾望著白奉御,慢悠悠地問:「您今年多少歲了?」

「六十。」白奉御不理解,但還是認真回答。

張蕾說得很委婉:「內容太多,你記不住的。」

金老隱隱嘆息,確實,現代醫學太多需要記憶和背誦的內容,而上了年紀記憶力大減退也是事實,比如年輕時可以背整個病區病歷的鄭院長,現在連句像樣的大郢語都說不出來。

白奉御可不服老:「張醫仙,不試怎麼知道?」

張蕾微笑,把厚比板磚的教材遞給白奉御:「金老會告訴你文字的差異,明日一早,你把地方性缺碘性甲狀腺腫的內容朗讀一遍,我可以收你。」

白奉御是看過竹簡的人,也覺得教村非常厚重,聽完翻譯的要求,整個人都不好了:「這太人所難了!」

張蕾微笑:「譯語人既有天賦還拼命努力,十八日的學習幾乎耗盡他們的心力。能認字只是第一步要求,後面還需要多年的系統學習,這本書都要背下來。」

白奉御抱著厚重的教材,腳下一晃,差點撞在病床的床欄下,幸好譯語人眼明手快扶住,不然他能被教材砸骨折。

不止白奉御,就連潤和帝和盧家父子都有些傻眼,盧家參加春闈考試的子孫很多,能高中的也不少,但他們所有背下的書,都不及白奉御捧著的那本教材的四分之一厚度。

盧澹任太常卿以前,也曾在太醫署內當過太醫署丞,對師生和教習非常了解,教材有《素問》、《脈經》和《甲乙經》等,所有書籍加起來都不及白奉御手中的那本的五分之一厚度。

可偏偏張蕾說這麼厚的教材都要背誦,這是什麼樣的學習難度?

潤和帝開口:「兩位大醫仙,不知大郢太醫署的學生能否學習?」

鄭院長和金老互看一眼,也能體會潤和帝的良苦用心,鄭院長開口:「這樣吧,就像國子監的學生一樣,報名自願,先學文字,考核通過後上課。」

潤和帝聽了譯語人的翻譯長舒一口氣,太好了,急忙拿出筆記本電腦,想要通知魏璋。

鄭院長提出建議:「陛下,您也看到了,我們教材里的疾病與大郢有許多不同,醫學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學科,所以,醫館需要更多不同的病患。」

「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因地制宜,學習內容可以更貼近大郢國都城的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

潤和帝硬撐著向鄭院長微笑點頭:「醫仙仁善。」

鄭院長趁熱打鐵:「繼續要學,國都城的病人檢查、診斷和治療,就是學生們最好的學以致用。所以……」

潤和帝覺得鄭院長和金老考慮得既周全又用心,趕緊問:「所以什麼?」<="<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