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秋燕震驚得都麻木了:「阿兄,我的手和腳也是?」
華倚欄點頭:「醫仙們會給你重新檢查,等結果出來就知道了。」
很快,譯語人走進病房,向華秋燕解釋醫館的種種要求,病人需要配合的地方,以及其他注意事項。
華秋燕聽得特別認真,連連點頭,末了也不忘加一句:「有勞。」
因為有了譯語人的宣教,再加上華倚欄的保證,無論是抽血還是換病號服,以及上推車去拍X光片……華秋燕都無所畏懼。
只是每到一處都覺得驚艷,每做一項檢查都覺得神奇,等華秋燕再次回到臨時病房,天已經黑透了。
華倚欄忽然問:「燕兒,你今日吃了什麼?」
華秋燕躺在舒適柔軟的床上,覺得神仙生活也不過如此,根本沒聽見提問。
「燕兒?」華倚欄以為妹妹餓暈了,提高嗓音。
「阿兄,你怎麼了?」華秋燕慢慢撐起來。
「你這幾日吃了什么喝了什麼?」華倚欄非常緊張。
華秋燕卻顧不上這個,只沉浸在驚喜中,直到聞見譯語人餐盒裡的飯菜香氣,才突然覺得餓狠了,脫口而出:「好香!」
譯語人將病床的餐位翻出來擺好,將餐盒擱在上面,打開:「吃吧。」
華秋燕望著餐盒裡熱騰騰的雞腿、沒見過的蔬菜、以及肉湯……整個人都呆住了,好半晌才發出聲音:「這……是給我的?」
「是的,醫仙說你營養不良,要吃飽吃好。」譯語人特別習慣上山的病人們顯出這種表情,畢竟尋常百姓的生活實在艱苦。
華秋燕拿著筷子挾了雞腿,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只覺得嫩滑的雞肉在舌頭上彈跳,都沒來得及就咽了下去,趕緊吃第二口才嘗到了鮮美的滋味兒,一口又一口。
十分鐘不到,滿滿一盒飯菜,加上小罐的肉湯,華秋燕全部炫完。
而被安置在急診外科診室的陳阿婆和趙四嬸不出神經內科的凌淼醫生推測,她倆的傷口果然感染了,需要抗生素治療。
因為國都城和飛來醫館之間的距離實在遠,她倆行動不便,也收進了臨時病房,聽完譯語人的講解後不安地躺在病床上,總覺得是在做夢。
飛來醫館的晚飯,更是吃得她們淚流滿面,這些吃食比除夕過年的都要豐盛許多,做夢都不敢想。
陳阿婆上山前佯裝淡定,現在卻拉著媳婦的手說個沒完:「他們說的都是真的,醫仙們真的把貧苦人當人看,兒啊,咱倆真是有福氣的人。」
趙四嬸也忍不住熱淚盈眶:「阿婆,檢查的時候,醫仙還問疼不疼,消毒的時候還讓奴忍一下,說有點疼一會兒就好……為何國都城沒有這樣的醫工?」
陳阿婆笑:「本來,前幾日我還想著可能過不了端午了,可是現在……我覺得明年端午節也不是問題。」
「嗯!」趙四嬸用力點頭,雖然傷口消毒很疼,醫仙開的藥很小,連湯藥都沒有,但已經覺得好了許多。更重要的是,以後的日子也有了盼頭,不會再有人天天堵著門趕搬家。
……
食堂「東宮宴」自助餐開場,鄭院長也端著盤子,拿著筷子,長話短說:「同志們,感受病人對我們的謝意,放開吃!」
下班的醫護們接到消息先到,拿著手機嘁哩咔嚓的一通拍,到處都能聽到手機拍照的聲音。
拍照的重點區域,就是已經擺好的「素蒸音聲部」,七十個人像栩栩如生,上的顏色也十分素雅,更讓醫護們不敢相信的是,這些是面點,這是面點?!
還有一撥醫護,圍著坐輪椅的金老,一起看「食帳」,三十六道菜呀,菜名真的詩情畫意。
先看精美的「食帳」,再拿著比對著菜名看食物,真是太有意思了:
比如,「單籠金乳酥」,啊這……就是奶黃大包呀?嘿,真香。
「婆羅門輕高面」,是發得特別膨鬆柔軟的糖饅頭,真甜。
「金銀夾花平截」,是用刀切開的一截截小蒸卷,咬上一口,喲,螃蟹味的!
「暖寒花釀驢蒸」,是用黃酒蒸得特別軟爛的驢肉,據說冬天吃了可以祛寒氣。
「纏花雲夢肉」,是用布把醃好的肘子卷壓堅實,用麻繩綑紮,下醬料湯煮熟後切片涼氣,嘗一嘴,有點像水晶餚肉。
其他的像「漢宮棋」、「鴨花湯餅」、「白龍臛」、「仙人臠」、「賜緋含香粽子」、「鳳凰胎」、「五生盤」等等許多菜色,甚至還有果子狸做的「清涼臛碎」。
大家走到這道菜前,都頓一下腳步,直奔下一道菜。
先吃飽的醫護們,把值班的同事們換出來吃這份真情實意的「東宮宴」,這些菜不見得比食堂大廚做的鮮美多少,但都感受到了太子與太子妃的感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