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又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震驚歸震驚,水利使緊張地清了清嗓子,拿出大家精心繪製的輿圖,抖開後找兩個人舉著,向陶老介紹。

探查的結果與陶老估計得差不多,上游因為森林砍伐造成山體滑坡和水土流失,水質渾濁含大量沙石,下游的水比以往少得多。

而上游過度砍伐是因為百姓生活拮据,冬日買不起碳,砍樹燒柴取暖;以及賦稅太重,百姓上山捕獵。

山體滑坡有一半是因為森林砍伐嚴重,還有一半原因是過度開礦。

水利使把探查到的情況逐一介紹,然後又讓當地百姓抱著家畜一個接一個地展示,之後又把上游各區域的土壤、水樣、植物等等逐一展示。

當地百姓又向陶老講述了最近五年家鄉春夏秋冬的變化,風越來越大了,沙塵也越多,土壤不再肥沃,莊稼收成也變少了……

整場匯報從上午開始,一直到下午兩點才結束。

就連魏璋都必須承認,趙鴻派出的水利使做事認真而高效,一絲不苟,考慮得非常周全。

陶老在結束視頻以前要求:「魏璋,你把土樣各帶一小袋回來。」

「行。」魏璋從文創包里找出了紙巾,每種包一點並標註名稱,然後收好筆記本,帶上土樣,又騎著電動車回醫院了。

水利使和工匠們目送魏璋離開,七嘴八舌地討論:

「小鐵馬好看,這樣小小的,還挺方便。」

「馬要吃草,這小鐵馬吃什麼?」

「小鐵馬連嘴都沒有,怎麼吃?」

「好想騎一下……太好看了,這得價值連城吧?」

水利使清了清嗓子,工匠們立刻閉嘴,接下來就是吃飽睡好等陶老的答覆了。

魏璋回到老年病房,只見陶老靠坐在搖高的床頭,吸著氧,在小桌板上寫了很多筆記。

邵院長和金老陪在旁邊,勸陶老稍微休息一下。

陶老卻毫不在意。

魏璋拿出錄音筆遞過去:「陶老,您說,說完我來整理。我替老爸整理過很多資料,放心,整理完會給您再看一遍。」

陶老想了想,才點頭說好:「我先眯半小時,然後起來再說。」

他們一起退出陶老的單人病房,邵院長再次上下打量魏璋:「你是怎麼做到的?」

魏璋不太明白:「什麼?」

邵院長壓低嗓音:「你怎麼能適應得這麼好?學得這麼快?」難怪文浩說他是六邊形戰士,太全面了!

魏璋回答得理所當然:「只要想學,沒什麼學不會的。」

邵院長失笑,譚主任和裴瑩在給國都城的穩婆們上課,孟鴻才帶著學生們在醫院和方沙城學習,趙鴻派了宮中御廚到食堂學做菜做麵食,趙凝在檢驗科紮根,都在學習並努力學得更好。

……

也是這一天,邵院長收到來自國都城的消息,帝陵已完工。

大鄲君主的葬禮過程非常講究,下葬前就有嚴格複雜的流程,現在帝陵完工,景佑帝要率領文武百官開始繁複冗長的葬禮。

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意外,葬儀隊伍同樣要經過方沙城。

所以,邵院長按金老的建議,準備了各種穀物種子、飛來醫館特有的蔬菜和食物……認真包裝,在葬禮隊伍經過方沙城時,鄭重其事地獻上。

這一天,凡是有空的醫護們,都在窗邊目睹了浩浩蕩蕩的葬禮隊伍。

……

三天後,陶老根據水利使帶回的消息,制訂了完整的上游水域修複方案,由魏璋整理出來,經過陶老三次小修後定稿。

魏璋和金老把方案轉成大鄲文字後,裝訂成冊。

這份水土修複方案制訂得非常詳細,包括了礦坑修復、森林複種、水土保持等等方案,可操作性強,是現代治沙人經驗和智慧的結晶。

魏璋總共複印了六份,醫院留存一份,一份送給閒得無聊的鄭國公,一份給大長公主,一份給景佑帝,騎著電動車把最後一份送到水利使手中。

水利使收到厚厚的塑料抽條夾保護的方案,一頁又一頁地看完,整個人都呆住了,不由分說率領眾人跪倒感謝。

魏璋什麼話也沒說,又騎著電動車回醫院了。

回到老年病房,陶老挺高興,但又有些擔憂:「大鄲能把那麼多人力物力用在治理和保護環境上嗎?」

這項工程一旦開始就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大鄲百姓壽命比現代人短得多。<="<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