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家中病患太多無力轉運,可將掃帚插在屋門前,將有轉運隊上門送吃食和水,不能驚慌,不要亂跑……」
「各街坊里長,召集轄內百姓,收撿乾柴堆到各熟水鋪,將各家餐具放到熟水鋪煮開後再使用……劉醫丞會去配藥液……」
……
滑州府衙的食堂里,因為處處有屋檐,所以大鍋灶燒得很旺。
劉醫丞正拿著瓢和桶,在量取鹽和糖,按比例配補液鹽,一鍋配好立刻燒開。
另一邊燒開的大鍋內,廚子們正往裡面放餐食廚具,加蓋煮沸,雖然不明白這天濕得厲害,這樣煮有何意義?
天氣悶熱,雨沒完沒了,這種濕熱讓人憋悶得慌。
沒多久,就有人絮叨起來,轉運病人就夠煩夠危險了。
劉醫丞舉著手機:「飛來醫館醫仙剛發來的消息,病原在煮開的沸水很快死去,從現在開始,所有人的餐食具都要在沸水中煮燙過才能使用。」
「是的,本官也知道大傢伙悶熱,忍一下。各位大人和各位差役,我和你們都不能倒,全城百姓們都指著我們了!」
這裡的每個人都見過病死的百姓,知道死時的慘狀,聽劉醫丞這樣一說,瞬間安靜下來,滿頭大汗地燒柴,燒一鍋又一鍋的補液鹽。
劉醫丞先是被大雨淋濕,現在衣服被火燒乾了,但因為太熱又一次汗濕,如此反覆。
李知州又發愁:「劉醫丞,這補液鹽如何送給城外的百姓?」
城內經過一番又一番的喊話,百姓們已經聚集在各街坊的熟水鋪里燒水煮餐具,但城外的百姓病的病,死的死……燒水是肯定燒不了了。
劉醫丞想了想:「招驀兵勇或身強力壯的男子,徵調城中車馬把病患送到城南悲田坊,吐瀉污物灑生石灰;若雨天實在無法火化,就灑生石灰包裹屍體。」
李知州無語望蒼天,這雨何時才能停?
偏偏正在這時,有差役小跑來報:「稟知州,城東地處低洼,積水不退,已經沒至百姓腳踝,雨污遍地,無處可躲。」
李知州和劉醫丞同時長嘆,這麼多年了,每逢水患之後緊隨疫病,莊稼被淹,百姓病的病死的死……
一旦開始淹城,後果不堪設想。
李知州當官數十年,從未有過例外,天公之力非人能所及,這是天要亡滑州嗎?
正在這時,劉醫丞的手機響了,這次是視頻通話:「陛下,微臣在滑州府衙的食堂內,正在配補液鹽,這位是滑州知州李念谷,這位是判官,是……」
食堂內每個忙碌的人,為了不中暑,衣服能脫的都脫了,真正的衣衫不整,包括李知州,就這麼毫無準備地從「手機」看到了年輕俊逸的景佑帝。
啊這……一群人呆如木雞,啊這……這……這……
景佑帝毫不在意:「諸位愛卿辛苦,天氣忽冷忽熱,注意身體。李知州,現在你向孤如實稟報滑州情形,越詳細越好。」
李知州慌亂間連官袍的系帶都找不著,就這樣敞著懷,雙腿發軟地介紹城內情況,病了多少,病死多少,有哪些難處……
「陛下,沒電了!」劉醫丞慌亂地看著手機屏幕變黑,然後關機,小心翼翼收好。
食堂一大群人再次懵圈,電是什麼?
劉醫丞慌了,移動電源也沒電了,這可怎麼辦?
第134章
兩日後的清晨, 滑州的雨終於停了。
第三日大早晴空萬里,陽光灑滿整個滑州城。
楊功率領捧日軍以急行軍的速度,將鄭院使、太醫和各種物資安全送達滑州城東,本以為陛下已經提前通知,會有官員在城門口迎接。
然而,滑州城西的城門大開,門外沒守衛,門內看不到人,既沒人趕著牛羊出城,也沒車隊進城。
一眼望去, 像個空城。
風塵僕僕的楊功和鄭院使面面相覷,出發前知道滑城危,但再怎麼危也不至於三天就空城了? !
正在這時, 一名探路的捧日軍來報:「城南、城東和城北各門外都有濃煙升起, 城內也有炊煙……」
鄭院使吊到嗓子眼的心又放回胸膛,行醫這麼多年,他親眼見過「十室九空」的慘烈瘟疫,城內有炊煙就還有人在,有人在就不會絕城。
「為何各城門外有濃煙?」
探路回稟:「鄭院使,滑州連日大雨無法火化,今日放晴在火化。」
鄭院使的眉頭緊鎖,可以聞到隱約的臭味兒,這麼悶熱潮濕的天氣,病患屍體堆積五六日……根本不敢細想。
此外,滑州城近在眼前,可滑州地界非常大,橫跨兩百里, 下轄十四個縣,這場疫病傳播得多廣,目前為止沒有詳細數據。
鄭院使思來想去,看向楊功:「不知道,能不能麻煩捧日軍一件事?」
「請說。」楊功回答得非常爽快。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