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與金桂在侯府里見多了各色主子,深知在這深宅大院之中,說到底也是有錢才是硬道理。
就拿侯爺的那幾個姨娘來說,文姨娘並非最貌美的,但日子卻過的最好。
文姨娘是商女出身,出嫁時娘家送了她一些田產和一個鋪子,所以她手頭是不缺錢的,不僅拿錢疏通了不少府里的下人,還可以在院子裡私設小廚房。
而另外的兩個姨娘,有一個孔姨娘是舉子家的才女出身,論容貌長的最美,論出身也是最高的。
但因著家窮,手上沒什麼家底,在府里過的也是緊巴巴的,只能靠著每個月的月例過活。
一到了年節年禮的時候,家中來了別家的小輩,孔姨娘為了湊出見面禮,就得把侯爺這些年送她的賞賜托人送去當鋪里賣了。
時間一長,孔姨娘也攢不下什麼家底,整個人看著就十分寒酸。
且如今她來府里的日子長了,容貌也不如剛剛入府時新鮮貌美了。侯爺去她那裡的時間少了,她的日子就更難了。
下人們都知道孔姨娘小氣,也不願意去她房裡伺候。但凡有點本事的,都想著辦法往外跑。
所以薛府里派到她那裡的,如今就是兩個笨丫鬟,不僅做事慢,而且說話也不靈光,弄的整個院子都顯得冷冷清清的,侯爺也更不愛去了。
金桂:「沈哥兒,您可真有本事,我可算是跟對了人了。」
金枝:「薛府里也就是夫人與文姨娘的手上有陪嫁的鋪子。但文姨娘的鋪子好像是娘家人管著,她只收紅利,自己是不管的。沈哥兒您還能自己做生意,真的是太厲害了!」
方才他們見識到了沈宣與梅掌柜談笑風生的模樣後,就暗地裡下定決心死心塌地的跟著他混下去了。
此次倒是還不等沈宣開口,兩人就齊齊對天發誓,只說今日見到之事,回去以後絕不會對第二人透露半分。
沈宣此次帶金枝金桂出來,也是故意在他們面前透露出一些自己的情況,再觀察他們的表現,看看他們到底得不得用。
見他們兩人倒是頗有眼力見,沈宣心中也是滿意,點點頭道:「你們只管跟著我,只要你們衷心,我必不會薄待了你們。」
「你們放心,到時候我會找世子把你們的身契要過來。你們身契到了我這裡,怎麼升等就是我說了算。以後就算是得罪了府里的其他人,要打要賣也要先問過我,有我給你們撐腰。」
金枝金桂聽了立刻雙雙露出一臉喜色。沈宣這話,便已是正式將他們當做自己人了。
他們對沈宣的衷心也更進了一層。
第44章
午飯後,沈宣也不急著回去,而是又去了一趟擲金街。
比起狀元橋那邊雅致的氣氛,擲金街就顯得更加的燈紅酒綠一些,但是街上的行人更多也更加熱鬧。
沈宣發現擲金街上雖說有不少秦樓楚館等聲色場所,但路上的女子和哥兒卻比其他商業街都要多。
青樓里的花魁、姐兒,或是戲館裡戲子愛美,打扮的也往往更加精緻美艷。為了招攬客人,這些花魁戲子的常常盛裝打扮了出來遊街。
他們身份雖然低賤,但品味卻是不差,京中的女子哥兒們私下裡都悄悄以他們作為時尚的風向標。
也因此這擲金街上除了尋常的餐館、酒樓、刺繡、裁縫等鋪子,還有不少專營梳頭打扮、水粉胭脂的店鋪。
裡面有不少專業給人梳頭化妝的娘子,各個手藝非凡,又擅長使用假髻。
不少官宦人家的家眷赴宴,都要特地來這裡請人過去梳頭上妝。
就比如這街上有一家專門給人梳頭的長翠坊,裡面請了十多個梳頭娘子,東家叫做趙娘子,是從宮裡放出來的梳頭嬤嬤。
趙娘子不僅自己開了這鋪子,還經常被各家官眷請去梳頭。
包下她一日的開銷就要三十兩銀子,便是如此,也是常常請不到人。
因此有時候客人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請鋪子裡的李娘子、王娘子過去。
雖說是身份不如這宮中出來的趙娘子體面,但梳頭的手藝也不差,一日也要一二十兩銀子。
沈宣雖不喜梳頭打扮,但對這女子與哥兒開的店鋪卻也是很感興趣。
大晉女子和哥兒做生意的不多,大多數都是些繡坊、裁縫、梳妝等鋪子,且東家都是本身有些手藝的能人。
他見這長翠坊里客流興旺,屋內的鏡櫃前坐滿了人,門口竟然還有人坐在椅子上排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