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只剩下了十名工人以後,管事才帶了他們進入了一個房間,開始交代起了工作時需要做的事情,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沈宣的糖廠工作,每天有十文錢的工錢,還包一頓午飯。
一個月有四天休息,可以自行與管事調換安排,還每人都發放兩套統一的服裝,上班的時候都要穿著。
這樣好的待遇,在整個砂州打著燈籠都難找!瑩娘聽完管事的介紹,整個人都有些傻了,甚至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畢竟一個月能掙二百多文,這比出海打漁的收入還高!再加上那三畝甘蔗地的收益,她與寶珠也能過的鬆快一些了!
待管事準備離開,瑩娘才連忙走了過去,對那管事說道:「多謝管事提攜,不嫌棄我一個孤兒寡母的,能讓我得了這麼好的差事!」
那管事看了瑩娘一眼,才開口說道:「你感謝我倒還不如感謝一下當家的。他方才與我說了,其他人可以擇聰明伶俐、年紀合適、身強力壯的挑選,但你必須留下來。」
「也是當家的心善,知道你家境困難,一個寡母生活不易,才特地將你留下。」
管事的說完便轉身離開了,瑩娘還有些怔怔的,想到那知州夫郞特地問過自己的家境,才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一時間,她心中一熱,似有些淚水要湧出眼眶,但最終卻還是忍住了。只急著回到家中,與兒子趙寶珠分享這個天大的好消息!
趙寶珠聽說瑩娘成功留在了糖廠,明日便能去廠里做事,自是十分高興。
母子二人難得做了一鍋白米飯,瑩娘又花了兩文錢割了一塊巴掌大的肥肉,炸了些豬油炒菜,美美吃了一頓帶油葷的炒蛤蜊,便算是慶祝了此事。
趙寶珠聽瑩娘說起今日見到的那知州夫郞,心中也是十分的神往,恨不得也能見見這知州夫郞的模樣。
臨睡之前,趙寶珠又對瑩娘說道:「娘,那知州夫郞這般心善,想來知州大人也是個好官兒。明日早上我趕海的時候,就去一趟媽祖廟,給他二位祁個福。希望媽祖娘娘保佑二位大人平安康健,也不枉了他這一番菩薩心腸了。」
沈宣坐在車中,金枝一邊掀開車簾看著沿路的風景,一邊開口說道:「沈哥兒,你真是菩薩心腸,還特地留了那寡婦做工。」
沈宣聞言便道:「這世道,女子與哥兒比男子總是要更難些。她獨自養育哥兒不易,我能幫的也就幫她一把。」
這糖廠剛剛起步,現在也沒什麼活計。
沈宣準備先培訓這批工人學習製糖技術。之後等規模擴大了,再招更多工人,讓他們去教授他人製糖的技術。
現在沈宣租下的幾百畝土地已經全都種上了甘蔗與水果等作物,但要等到地里有收成,就還要到明年初夏。
廠房雖然已經修好了,但也只能先從其他地方買來一些材料,先試著製作一些東西探探市場。
大晉製糖的工坊不少,冰糖、白砂糖都已經有了。
一般的百姓,買不起太貴的糖,過年就會買些便宜的糖角子給孩子們吃。
像京中的大戶人家,早就已經吃著白糖了,製作糕點甚至會用蜂蜜。還有加了松子、果仁或是芝麻的粽子糖、花生酥糖、薑糖等也頗受歡迎,算是過年過節有錢人家招待客人的必備零嘴兒了。
沈宣開了糖廠,若是只按部就班生產一些市面上的普通糖品自是沒什麼優勢。
砂州貧困,吃得起糖的人家不多。砂州本地沒有糖廠,有錢人家大多都會去彭州買糖回來。
沈宣的糖廠規模很大,又種植了那麼多的甘蔗,當然是不可能只考慮本地需求。
要讓自家的糖廠脫穎而出,在其他地方打開市場,就必須獨具特色,做出現在市面上沒有的新品種。
想到這裡,沈宣心中又是靈光一閃。
這市面上各色糖品的確不少,幾乎涵蓋了各種口味,但他卻獨獨沒有看到過現代世界十分流行的棉花糖!
棉花糖的製作並不困難,加入天然色素後,還很容易製成各種造型,倒是可以用來打開一條出路!
第113章
回到家中,沈宣就搗鼓起了棉花糖來。
棉花糖並不難做,只需要澱粉、白糖、瓊脂、蛋清等材料就能製成。砂州本就臨海,別的物資不多,但瓊脂粉卻是不缺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